学瓷必知:陆羽《茶经》全文+译文+全24图 世界之最茶经( 八 )


烤饼茶的火,最好用木炭,其次用火力强的柴(如桑、槐之类) 。曾经烤过肉,染上了腥膻油腻气味的炭,或是有油烟的柴以及朽坏的木器,都不能用 。古人说:"用朽坏的木制器具烧煮食物,会有怪味",确实如此 。
煮茶的水,用山水最好,其次是江 河的水,井水最差 。山水,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的水(这种水流动不急),奔涌湍急的水不要饮用,长喝这种水会使人颈部生病 。几处溪流汇合,停蓄于山谷的水,水虽澄清,但不流动 。从热天到霜降前,也许有龙潜伏其中,水质污染有毒,要喝时应先挖开缺口,把污秽有毒的水放走,使新的泉水涓涓流来,然后饮用 。江 河的水,到离人远的地方去取,井水要从有很多人汲水的井中汲取 。
水煮沸了,有像鱼目的小泡,有轻微的响声,称作"一沸" 。锅的边缘有泡连珠般的往上冒,称作"二沸" 。水波翻腾,称作"三沸" 。再继续煮,水老了,味不好,就不宜饮用了 。
开始佛腾时,按照水量放适当的盐调味,把尝剩下的那点水泼掉 。切莫因无味而过分加盐,否则,不就成了特别喜欢这种盐味了吗!第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转圈搅动,用"则"量茶末沿旋涡中心倒下 。过一会,水大开,波涛翻滚,水沫飞溅,就把刚才舀出的水掺入,使水不再沸腾,以保养水面生成的"华 " 。
喝时,舀到碗里,让"沫饽"均匀 。"沫饽"就是茶汤的"华" 。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 。"花"的外貌,很像枣花在圆形的池塘上浮动,又像回环曲折的潭水、绿洲间新生的浮萍,又像晴朗天空中的鳞状浮云 。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边,又如菊花落入杯中 。那"饽",煮茶的渣滓时,水一沸腾,面上便堆起很厚一层白色沫子,白白的像积雪一般 。《荈赋》中讲的"明亮像积雪,光彩如春花",真是这样 。
第一次煮开的水,把沫上一层像黑云母样的膜状物去掉,它的味道不好 。此后,从锅里舀出的第一道水,味美味长,谓之"隽永",通常贮放在"熟盂"里,以作育华止沸之用 。以下第一、第二、第三碗,味道略差些 。第四、第五碗之外,要不是渴得太厉害,就值不得喝了 。一般烧水一升,分作五碗,趁热接着喝完 。因为重浊不清的物质凝聚在下面,精华浮在上面,如果茶一冷,精华就随热气跑光了 。要是喝得太多,也同样不好 。
茶的性质"俭",水不宜多放,多了,它的味道就淡薄 。就像一满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觉得差些了,何况水加多了呢!茶汤的颜色浅黄,香气四溢 。味道甜的是"荈",不甜的而苦的是"槚";入口时有苦味,咽下去又有馀甘的是"茶" 。
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 。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 。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 。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 俗不已 。于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 。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 。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 。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 。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 。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