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理论 品牌理论


品牌理论 品牌理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本文发表于《符号与媒体》第20期 。
第1期,2020年,第185-194页
品牌理论 品牌理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挑选
社会商品的象征意义对消费者行为有很大影响,赋予商品象征意义成为营销的重要内容 。然而,学术界却忽视了商品与品牌意义建构的关系,将二者割裂开来 。借助符号学,提出了一个解释商品符号意义形成机制的分析框架 。消费者被视为商品象征意义的积极建构者,而不是商品象征意义的消极接受者 。商品符号意义的形成被归纳为几个关键过程,最后讨论了它对营销观念的意义 。
关键字
象征意义;形成机制;商品;商标名称
实践中符号的盛行受到了鲍德里亚等人的批评 。他们认为,在一个消费社会中,符号是从商品的物质基础中分离出来的,商品的象征意义与其物质实体无关 。商品的能指和所指是分离的,商品成为一个浮动的能指系统 。“产品本身不是首要利益;你必须嫁接一套与产品没有内在联系的意义才能卖出去” 。他们批判符号消费的逻辑起点是,消费社会中商品和品牌所赋予的符号意义之间没有联系 。事实上,在营销和品牌领域,商品和品牌的关系一直如此模糊,以至于无法对鲍德里亚的批评做出有力回应 。
【品牌理论 品牌理论】1商品与品牌的纠结
品牌建设问题早已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关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品牌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品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品牌进行分析 。经过古典品牌理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现代品牌理论(80年代末-90年代)和当代品牌理论(90年代末-至今)等阶段,产生了大量具有解释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成果和品牌建设模型,如品牌形象理论、定位理论、品牌蜂巢模型、文化品牌模型等 。然而,品牌理论的研究一直存在一个局限——没有很好地将品牌和产品结合起来,只讨论品牌问题 。
关于商品的讨论不直接涉及品牌 。在这些研究中,品牌并不直接包含在商品部分,而是用延伸产品、附属产品等词语来指代品牌 。“扩张”和“添加”这两个词透露出品牌是可有可无的部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比如根据科特勒对产品层次的分析,产品由核心产品、实体产品和延伸产品组成,而实体产品由品牌名称、包装、设计、特色和质量水平组成 。何建民提出“品牌作为传播产品价值的工具,是以产品价值为基础的,是为传播这些价值服务的” 。王连森认为,“品牌是以企业及其产品为基础的,是载体 。品牌总是与企业及其产品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完全脱离某个企业和产品的品牌 。虽然有时一个品牌会从原来的企业或产品中分离出来,但它必须依附于一个新的企业或产品,才能重新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
Edward L. Grubb和Harrison L. Grathwohl提出,消费者将品牌作为符号交流的工具,并使用品牌作为符号来传播其自我形象的意义 。消费者通过互动过程将品牌的象征意义传递给自己,并通过互动过程获得他人的回应,从而强化和提升自我形象 。道格拉斯·霍尔特(Douglas Holt)提出了文化品牌模型,来说明文化品牌偶像的强大力量 。偶像品牌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合理利用社会中“严重的文化矛盾”以及这些矛盾引发的人们欲望的焦虑,通过指出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形成文化张力,进而发展出一种至高无上的理念来处理和解决这种文化冲突,从而形成品牌神话 。以上关于品牌意义的讨论,侧重于受众与品牌的互动,或者说品牌与文化的关系,而没有提及商品在品牌意义建构中的地位 。唯一参考商品品牌意义生成的模型是,商品(物)只被视为品牌未成型阶段的状态 。品牌和品牌是与商品相对的非物,一旦成为品牌,就脱离了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