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宣德朝史料中的张三丰·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沈一民 道藏中国之最

摘要:有关张三丰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宣德朝 。大邑县的两块石刻,以及《敕建大岳太和山志》《禅玄显教编》等传世文献都是最早著录张三丰行止的第一手文献 。从中大致可知,张三丰以“张剌闼”之名活跃于元末 。至正六年(1346),张三丰获赠冷谦所绘《仙弈图》 。文献中的至元六年(1269)说则是误记 。洪武年间,张三丰长期活动于宝鸡金台观,武当山周边地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张三丰曾前往成都、大邑鹤鸣山等地 。从洪武二十四年(1391)开始,朱元璋开始寻访张三丰 。待至永乐元年(1403),朱棣开始专门针对张三丰进行寻访 。
关键词:张三丰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 仙奕图
尽管张三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道教人物之一,但是张三丰的“隐仙”特质导致他的行踪莫测,生平难寻 。另一方面,通过明代皇室的推崇,张三丰被形塑成“在世真仙”的形象 。这促发了各地纷纷寻找,甚至附会张三丰在本地方的活动,从而导致材料的纷杂 。历经明清文献的不断创造、加工,张三丰成为一位足迹遍及全国、融传说与神话于一身的“箭垛式”人物 。
由于材料的相互龃龉,张三丰的相关问题皆处于聚讼纷纭的状态,很难得出公认的结论 。为了还原张三丰的历史真实面貌,必须从甄别历史文献入手,在摒弃晚出史料的基础上,依凭着明前期的文献呈现出近于历史真实的张三丰 。根据现存文献的问世时间,有关张三丰的记载最早只能追溯至宣德年间 。因此本文主要追索宣德年间的文献,在论证文献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尝试着勾勒更为贴近历史真实的张三丰 。
一、大邑县文献中的张三丰
在现存文献中,纪年时间最早的是大邑县的两块石碑,即蒋夔所撰《张神仙祠堂记》和蔡长通所撰《迎仙阁记》,皆为宣德二年(1427)所立刻石 。
《张神仙祠堂记》刻石,落款为“宣德二年吉郡蒋夔撰,临卭儒士杜□书” [1] 。但原石已经不存,加之四川省大邑县最早的现存县志——乾隆《大邑县志》并未收录此文,其真实性尚有商榷之余地 。
作者蒋夔,道光《德阳县志》:“太和监生 。洪武中为德阳县训导,克端模范,终日寒毡,清苦自守 。与诸生讲究不倦 。后擢蜀府伴读 。见《旧志》 。”[2]雍正《四川通志》:“泰和人,德阳教谕,克端模范,清苦自甘 。后升蜀府伴读 。” [3]两种方志所记相差不多 。蒋夔为江西泰和人,洪武时期,出任四川德阳训导 。后升任蜀王伴读 。第一任蜀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蜀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蜀王椿之国成都府” 。[4]蒋夔转任蜀王伴读必于1390年以后 。朱元璋极为重视皇室教育 。洪武元年(1368)十一月,当明朝草创之时,“上建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中 。延四方名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 。选才俊之士充伴读 。” [5]洪武九年(1376)二月,朱元璋完善王府官制时,“增设伴读四人,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任之 。侍读四人,收掌文籍 。少则缺之” 。[6]蒋夔能从训导一跃而成为蜀王伴读,说明他具有极高的儒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
蒋夔任职四川期间,才名盛于巴蜀,各地纷纷请其撰写碑记,因此留下许多蒋夔所作长文 。如铜梁县观音寺落成后,“工既就,来求篆书寺额,并记其岁月于下方,镌诸贞石 。”[7]蒋夔于洪熙元年(1425)写就《龙归山观音寺石刻记》一文 。汉源县《永兴寺记》和丰都县《景德观记》亦出于蒋夔之手 。永兴寺重修后,“书来请记 。”[8]何悟渊重修景德观三清殿之后,“间以其始末,征余记之 。”[9]《张神仙祠堂记》一文亦是如此,吴伯理建成迎仙阁后,请蒋夔撰文 。“宣德纪元之初,岁在丙午冬,复于阁后创祠堂三间 。落成,书其颠末,来锦城请记余 。” [10]这四篇文章皆为佛教和道教文献,很可能与朱椿崇奉佛教和道教有关 。明人称:“仙宫佛院,成都颇盛,半创自献王之国时 。” [11]借助朱椿的关系,吴伯理才会请托蒋夔撰写碑文 。据此,蒋夔撰写《张神仙祠堂记》,有理有据,绝非伪作 。而写作时间则是宣德元年(1426),刻石于宣德二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