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识普及,咖啡知识入门( 三 )


冲泡方式:在上一章就提到了浓缩咖啡和萃取咖啡,味道上就有很明显的区别 。萃取咖啡的浸泡式和注水式做出来的区别也很不同 。冲泡方式影响的是咖啡豆味道会如何溶解到水里 。就好比不同的番茄料理方式 。
接下来就分别讲讲咖啡豆,烘焙和制作方式 。
2. 挑选咖啡豆:2.1 咖啡豆的品种(Species & Variety)
咖啡树普遍种植在亚热带到赤道(南纬23°-北纬23°)的地区 。高日照、高海拔和有火山土壤的地方利于咖啡种植 。据说咖啡最早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再从埃塞俄比亚迁移到其他国家 。现代的咖啡品种都可以溯源到三大品种源头 。然而在埃塞俄比亚,还有一些不属于这三大源头的品种 。
三大源头分别是Arabica, Robusta, Liberica 。Liberica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品种 。Robusta就是之前提到的廉价但易于种植且产量大的品种,常用于加工过的速溶咖啡粉的咖啡饮品 。而现在的精品咖啡基本上就是指Arabica这个品种的咖啡豆(网红咖啡店%Arabica名字的意思明白了吗...) 。
Arabica里边主要是Typica和Bourbon两大类,以及它们的杂交繁衍出来的新品种 。不属于这两大类的,有一种叫Gesha的品种,产量比较少,也比较小众,价格也偏贵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ffee_varieties
上面这个图比较小,请通过连接打开看 。我们不需要去花时间记住不同品种的名称、产地和味道特点,只要知道有Typical和Bourbon这两大类就好了 。之后慢慢接触到自己喜欢的咖啡豆时,再去了解具体的产地和品种名 。
补充3:传说中的蓝山咖啡(blue mountain)是什么品种?通过这个图我们就会发现,蓝山咖啡其实是Typical的变种 。是属于牙买加的高海拔咖啡 。蓝山咖啡产量不高,并且90%只出口到日本 。因为日本对牙买加提供过资金和技术的帮助,所以蓝山咖啡等于是被日本的咖啡经销商承包了 。
2.2 咖啡豆产地(Origin)
Arabica咖啡豆比较有名的产地有:
北美洲:夏威夷,墨西哥
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拿马,牙买加
南美洲:巴西,哥伦比亚,玻利维亚
非洲:埃塞俄比亚,刚果,肯尼亚
亚洲: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
另外越南也是咖啡豆生成大国,但越南种植的咖啡以廉价的Robusta为主 。我国的云南从地理环境来说也可以种咖啡的 。国内星巴克有云南的咖啡豆卖,但是我没有试过 。
补充4:那什么又是越南咖啡?越南咖啡按分类是一种注水式制作的咖啡,一般店里会现场给你泡 。越南咖啡的特点是锡铁制的过滤器,并且只注入一次水 。同时,越南咖啡会加入炼乳,因此也可以称之为“白咖啡” 。至于越南咖啡是否用的Robusta咖啡豆,我没有调查过 。估计每家店也会不一样吧 。
2.3 咖啡豆加工处理方法(Processing Method)
咖啡果采摘之后,需要去掉咖啡果皮和果肉,才成为咖啡豆 。处理加工一般是种植庄园的工作,庄园把咖啡果加工成干的咖啡生豆之后再贩卖和运输 。每个种植庄园的处理方式会不同,而不同的处理方法一定程度会影响到咖啡的味道 。
或许你还不知道新鲜的咖啡果它长这样? photo from pixabay.com
加工后的咖啡生豆长这样(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工方法主要分三大类:
·水洗处理法(Wet/Washed):咖啡豆加工过程是果肉分离机去皮肉→发酵后取出咖啡豆→晒干 。世界上的大部分咖啡都使用水洗处理法 。水洗处理法能让咖啡的产地特征、品种特征和酸味在咖啡杯中闪耀 。这也是一种被严格控制的方法,能让同批次的咖啡风味一致 。另外,先去掉果肉再晒干豆子,可以降低出错的概率 。
·日晒处理法(Dry/Natural):在果肉分离机器发明以前,所有的咖啡都使用日晒处理法——在采摘咖啡果实后,先不去除果肉,而是先把咖啡果实晒干到可以被机器剥离的程度 。正因如此,咖啡果实的味道在干燥过程中会进入豆子,而不像水洗法那样被洗掉 。日晒处理法带来的风味非常独特,比水洗的豆子水果味更浓,酸度更低 。
·果肉日晒处理法/蜜处理(Honey & Pulped Natural):它的处理过程与水洗法类似,不同的是,咖啡在经过果肉分离机剥离果皮之后,直接进入干燥阶段,部分果肉仍然完好无损 。蜜处理的咖啡豆具有一些水洗的特性和一些日晒的特性,既保留了水洗咖啡的酸度,也获得了日晒咖啡的醇厚度、甜感和泥土感,只是缺少了浓郁的水果味 。
上面的描述基本上复制于《手工咖啡》这本书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