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童年是在奔萨州阿尔谢尼耶娃的塔尔罕内庄园中度过的 。他接受首都式的家庭教育 , 从小就能流利地说法语和德语 。1825年夏 , 外祖母带莱蒙托夫到高加索的矿泉疗养 。儿时对高加索自然风光和山民生活的记忆在他的早期作品里留下了印记(《高加索》1830年;《蓝色的高加索山 , 你好!……》1832年) 。1827年莱蒙托夫全家搬到莫斯科 , 1828年他作为半寄宿生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贵族寄宿学校四年级 , 在那里接受人文教育 。还在塔尔罕内时 , 莱蒙托夫就对文学和诗歌创作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在寄宿学校 , 他的主要方向是研究A·c·普希金和拜伦风格的长诗 。拜伦式的长诗成为莱蒙托夫早期的主要作品 。1828—1829年 , 他写下了《海盗》、《罪犯》、《奥列格》、《两兄弟》(死后发表)、《最后的自由之子》、《伊兹麦尔一白》和《恶魔》等诗篇 。这些长诗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抗争、践踏社会和道德规范的英雄、被抛弃者和暴乱分子 , “罪恶”悬在他们头上 , 这种罪恶通常被秘密笼罩 , 并以苦难的表象出现 。
1830年3月 , 根据枢密院令 , 莫斯科寄宿学校改为普通中学 。1830年 , 莱蒙托夫“请求”退学 , 在莫斯科郊外斯托雷平家族的谢列德尼科沃庄园避暑消夏 , 同年考取莫斯科大学思想政治系 。莱蒙托夫的初恋发生在这段时期 , 他深深迷恋上了E·A·苏什科娃(1812—1868年) 。他是在友人A·M·韦列夏金娜的家中结识苏什科娃的 。因为她 , 诗人于1830年开始了自己的抒情诗创作期(《致苏什科娃》、《乞丐》、《十四行诗》、《夜》) 。
不久以后 , 莱蒙托夫又疯狂地爱上了剧作家中·中·伊万诺夫的女儿H·Ф·伊万诺娃(1813—1875年) , 尽管这只是一段短暂的恋情 。
诗人的个性形成于这几年(1830—1832年) , 不断地移情别恋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尝试了解自己 。这时 , 诗歌出现了“片断思维”体裁 , 诗的中心部分是不停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认知 。他在1830— 1831年创作的诗歌开始表现社会主题 。莱蒙托夫鲜有直接意义上的政治抒情诗;社会政治课题通常融入到他的哲学和精神思考体系中 。这在莱蒙托夫19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莫斯科大学哲学和政治氛围浓厚 , 学校成立了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 И·B·斯坦克维奇、A· И·赫尔岑和B·Г·别林斯基都组建过社团) 。没有资料显示莱蒙托夫与这些团体有何关联 , 但他有可能赞同它们在政治上特有的反对派精神 , 甚至参加过学生活动 。这些思想早在《土耳其人的哀怨》(1829年)和献给1830-1831年欧洲革命(《1830年7月30日》巴黎、《1830年7月10日》)、法国大革命(《来自安德烈·申尼耶》 , 1830-1831)及普加乔夫起义(《预言》 , 1830年)的组诗中就有体现 。莱蒙托夫这个时期开始构思展现1774-1775年农民起义全景的小说《瓦季姆》 , 只是他第一次尝试写小说 。
他这一阶段诗歌的抒情对象是巴赫梅捷夫的妻子、莱蒙托夫大学同窗的妹妹B·A·洛普希娜(1815—1851年) 。他对她的感情最为热烈 , 也最持久 。洛普希娜既是他早期诗歌(《K.莱蒙托夫》1831年、《她不是骄傲的美人……》1832年等) , 又是晚期作品(《瓦列里克》 , 《恶魔》第六次印本的题词)的抒情对象或主人公原型;她的形象走进了诗歌《不 , 我没有如此强烈地爱着你》和《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维拉) 。1830—1831年 , 诗人早期的抒情诗创作达到颠峰 , 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
- 关于纪middo;哈middo;纪伯伦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 托马斯middo;斯特尔那斯middo;艾略特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 克劳德middo;德彪西:法国作曲家,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 玛丽middo;科尔文为什么会戴眼罩?她是怎么成为独眼龙的
- 米哈伊尔middo;米哈伊洛维奇middo;戈利岑:北方战争中的著名将领
- 安东尼奥middo;维瓦尔第: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同时还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 耶胡达middo;阿米亥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 关于西尔维娅middo;普拉斯的评价是怎样的?西尔维娅middo;普拉斯为什么自杀
- 关于耶胡达middo;阿米亥的评价如何?耶胡达middo;阿米亥是怎样一个人
- 关于安德烈middo;纪德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世界文学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