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丸( 三 )


摇头丸

文章插图
1997~2004年广东省缴获的摇头丸情况1995年,美国的1名女生服食摇头丸后在药物的影响下饮水过量致脑肿胀死亡轰动全美,美国开始加强对此类药物的管制 。20世纪90年代,MDMA滥用加剧 。1991年美国查获生产MDMA的地下加工厂仅1家,但1992年就达到9家 。同年德国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在拉脱维亚一家製药公司查获了準备运往比利时和荷兰的3吨MDMA药片 。根据UNCP的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各国MDMA的使用均有较大增加,其中,最大的“净增长”在亚洲,其次是欧洲和美国 。MDMA在1991或1992年流入香港,随后迅速在吸毒者之间传播 。1993年香港警方仅查获6粒摇头丸,但在1996年却猛增至11076粒 。1996年前后传入中国内地 。1996年11月25日,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开会,一致认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将逐步取代流行的鸦片、海洛因、古柯硷、大麻等传统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範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 。性质分类及组成最初国外所流行的摇头丸是指主要成分为 MDMA 的丸片,而在中国所查获的摇头丸中,摇头丸并非单一成分製成的片剂,而是含有若干种苯丙胺类衍生物与某些其它化学物质所製成的丸片,主要包括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N-乙基-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E)、二甲氧基苯丙胺(DMA)、二甲氧基溴苯丙胺(DOB)、三甲氧基苯丙胺(TMA)等 。成分各不相同,很多甚至并不含有MDMA,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以MDMA为主要成分,含有其他辅助成分 。这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摇头丸,也被称为老版摇头丸,在夜总会和“迪吧”中价格较贵,称之为“上等货”;第二类摇头丸的主要成分为MDMA,但也含有冰毒成分,作用与第一类摇头丸相似,在加工过程中还会添加一些咖啡因、巴比妥类等的掺杂剂,这类摇头丸与冰毒经常不易区分,而且据称致幻作用过强,吸食者经常出现头疼和胃疼等症状,“开心果”就属于此类;第三类摇头丸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作为次要成分的掺杂剂有麻黄素、咖啡因、氯胺酮、非那西汀、苯巴比妥、安定、扑热息痛等,这类“摇头丸”严格说来应该归入冰毒类 。在中国,非法市场上平常所称的摇头丸,其实大多数就是这类冰毒片;第四类摇头丸是由氯胺酮製成的丸片,另外还添加了少量的咖啡因和赋形剂,它的功能偏向于兴奋作用 。毒物学已趋向于将其单列,即K粉 。另外,可能存在第五类,不过第五类摇头丸根本不能算毒品,里面包含的仅仅是咖啡因等单纯提神的成分 。再有就是某些被摇头族接受但尚未被列入摇头丸系列的新型毒品,包括绰号“开心佛”的属于苯二氮杂卓类的尼美西泮 。
摇头丸

文章插图
3,4一亚甲二氧苯甲基甲基酮质谱图
摇头丸

文章插图
MDMA质谱图摇头丸通常带有许多辅助成分,已经检测出的有咖啡因、苯海拉明、氯胺酮、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古柯硷、麻黄硷、胡椒基甲基酮等,还可能含有麦角酸二乙胺(LSD)、咖啡因、巴比妥类、普鲁卡因、安替比林、甘露醇、硫酸镁、谷氨酸钠、葡萄糖、乳糖、蔗糖等次要成分 。辅助成分的添加,可以改变其药理学作用,同时,由于较之摇头丸主体成分苯胺类药物,其原料易得,成本也相应降低,可以满足不同吸食者的不同需求以便促进销售 。摇头丸除片剂外,还有一种水剂,称为“摇头水”,是直接把药剂溶于饮料中製成 。可由毒贩製造,但更多的是由吸食者现场配製 。另外,部分非处方药物,如止咳糖浆中含有麻黄素和可待因等刺激性成分,吸食者也可能把此类药物用作摇头水 。摇头丸可能有其他变种,香港台湾等地称为“摇臀丸”和“摇脚丸”,表现在吸食后是摇头摇脚还是摇晃臀部 。成分不确定,但从临床表现和副作用推测和摇头丸应该差不多 。因为从药理学角度,兴奋剂不会特别牵动服用者的特定部位摇动,因而很可能只是卖家刻意的宣传,香港海关发言人也表示从未破获过此类毒品 。此类药物在2000年前后出现过一时很快便消失了 。理化性质传统主要成分MDMA具有苯丙胺和LSD的综合效能,其兴奋作用比古柯硷和苯丙胺低 。分子式C11H15NO2,分子量为193.2,沸点为100~110℃ 。其游离体为无色油状液,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其盐酸盐纯品为白色粉末,溶于水和醇,微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 。外观摇头丸常以粉红色、浅绿色、褐色、土黄色、黄色、黄绿色、粉白色等颜色的片剂出售,偶有胶囊、邮票状纸片及晶体状,药片上多数标有各种不同的图案、字母、数字等,包括:“花‘十’字”、“树叶”、“钻石”、“鱼”、“笑脸”、“双心”、 “双叉”、“盾牌”、“古钱”、“箭”、“三菱”、“海豚”、“高脚酒杯”、“花H”、“五角星”、“双圆弧交叉”、“三角”等图案,和“WY”、“P”、“S”、“FY”、“B29”、“CC”、“HQ ”、“E ”、“XO ”、“Hi ”、“JJ ”、“M”、“AA”、“OK”、“CK”、“Dfizer”、“NYC5”、“KP711”、“TOP”、“MF”、“CS”等字母,以及“88”、“007”、“2000”、“3”等数字,武汉市缉毒中心2003年报告他们在四年里就发现了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成分、不同形状的“摇头丸”105个品种 。对于摇头丸的不同外观,起初侦查人员希望从这些不同的颜色、形状、图案、字母和数字上确定它们的成分和外在关係,以便快速识别毒品的种类 。但统计表明这些仅仅是製毒者一种商品化的伪装,也可能是不同的製毒者标记,但这种标记的随意性很大,可能在最初批量生产时使用了同一种特点的外观,但贩运后中间又有再加工的环节,到吸毒者手中时,几乎是完全随机,不具有判断的价值 。不过据称由于摇头丸外形过于招摇,部分製毒者已经改变其外观,比如类似某种维生素 。合成摇头丸合成工艺简单,社会上滥用的主要来自非法的地下实验室生产 。地下合成途径通常有还原胺性法(如苯甲基甲基酮还原性胺化法)、Leuckart法等 。合成该类毒品的原料主要有胡椒醛、黄樟脑、异黄樟脑、麻黄素等 。由于原料不纯、化学处理方法粗糙、中间产物反应不完全、各反应步骤的副反应较多等原因使得摇头丸的成分体系较为複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