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大臣史嵩之生平简介史嵩之是怎么*的( 九 )


为今之计,莫若尽去在幕之群小,悉召在野之君子,相与改弦易辙,戮力王事,庶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矣 。如其视失而不知救,视非而不知革,薰莸同器,驽骥同枥,天下大势,駸駸日趋于危亡之域矣 。伯父与璟卿,亲犹父子也,伯父无以少年而忽之,则吾族幸甚!天下生灵幸甚!我祖宗社稷幸甚!”
看来史嵩之当国,的确深深地得罪了公论,但归根结蒂是因为史氏已有史弥远一个在位二十六年,人们不愿意再让史氏长期任相了 。
其实大臣们一直都在极力阻挠史嵩之的每一次升迁,继之又极力驱逐嵩之出朝,再继之又屡次瓦解理宗起复嵩之的努力 。为阻止史嵩之进用,他们想尽办法消解史嵩之的功勋与声誉,史嵩之除刑部尚书,洪谘夔就不草诏而去 。吴昌裔上奏说:史嵩之原本就不学无术,凭藉其叔父弥远之声势,升上来的 。吴泳也见皇上论奏史嵩之为人,说:只有陛下与二三大臣说他有才能,能办事,而天下之人都说他轻嚣寡谋,希望陛下特赐睿断,罢免史嵩之刑部尚书一职 。
从嘉熙四年至淳祐四年,史嵩之为相期间,与他共政的先后有十名执政,但他们大都无权力,即使是始终与史嵩之共政范钟也如此,所以称史嵩之专权 。
不过嵩之相业,也不能一概加以否定 。史嵩之广揽人才,为朝廷所用 。“荐士三十有二人,其后董槐、吴潜皆贤相” 。这一点还可从别人对他的攻击中反映出来:今(淳祐初)任用混肴,薰莸同器,遂使贤者耻与同群 。其(史嵩之)先也夺陛下之心,其次夺士大夫之心,而其甚也夺豪杰之心,今日士大夫,嵩之皆变化其心而收摄之矣 。可见在史嵩之领导下,君臣有团结一心之势 。这显然有利於克服内外交困的局面,史嵩之执政时,废十六界,行十七界,以二准十七界之五,而十七界仅值铜钱五十文,十八界值二百五十文,从嘉熙四年至景定五年,二十五年中,百姓颇为安顿 。他还采用专卖政策,增收财富,拨赴边州 。他任职期间边防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果,特别是余玠在四川实行的山城防御计画以及孟珙对襄樊的建设,这些都对南宋后期的抗蒙发挥了重要作用 。
史嵩之不但具有许多优良品质,而且才能非凡而功勋显赫 。史嵩之为相,范钟辅佐 。称范钟“清德雅量”,应当说合作还是和谐的 。
但很多人都不这麼看,《宋史》论曰:弥远之罪既著,故当时不乐嵩之继也,因丧起复,群起攻之,然固将才也 。显示人们是因否定史弥远而完全否定史嵩之,而这种否定是先验的,不管史嵩之怎麼努力,都不能熔化这些人心中的顽石 。在大臣们的反对下,理宗最终放弃了复用史嵩之的打算 。
淳祐四年,范钟进拜左丞相,杜范入拜右丞相 。当时范钟身为首相,但实受制于杜范 。
复出遇阻
杜范发布了一系列措施,临安士民竟欢呼载道,对更新後的人事表示出了绝对的支持 。杜范又擢徐元杰为工部侍郎,一切政事都与他商议 。徐元杰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极有裨益 。百姓都喁喁望治,谁料天不假年,老成凋谢,杜范竟暴*而亡,共计他在相位,不过八十日 。还没有过一个月,一天徐元杰谒见了左丞相范钟,范钟留他在阁中吃罢午饭,下午归去,徐元杰忽然感觉腹内不舒服,到了黄昏,寒热交作,浑身不适,等到四鼓,竟然指爪爆裂,大叫几声而* 。三学诸生听说此事,都说徐元杰是被人谋害而*的,他为抱不平,於是伏阙上书,说“历期以来,小人之倾陷君子,不过使之远谪,触冒烟瘴而* 。今蛮烟瘴雨,不在岭南,转在朝廷,臣等实不胜惊骇”!理宗见了此书,下诏将阁中承侍吏役逮交临安府审讯 。但此事毫无佐证,那里还有实供 。哪里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汉弼又因为在阁中会餐,忽然得*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