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羲之到文征明:历代行书八大家 上海历史之最内容推荐英语( 三 )


《伯远帖》的艺术特点:文才焕然,铮铮铁骨 。字体笔画绵长,开张利落,露锋入笔,笔笔入纸,爽利大气 。文中“分别”二字,还带有隶书的痕迹 。“不”字长撇劲挺,瘦硬通神 。“不克”两个字笔画很瘦,犹见精神 。“如昨”之“如”字,简洁明快,笔不到意到 。
王珣行书的特点是儒雅,《伯远帖》的整体章法如日初升、如沐春风,如云如霞如烟,不食人间烟火 。结体开张,疏密有致,字体形态修长,结密无间,有清瘦之感 。王珣行书伸缩性大,体变多,萦回玲珑,生动流美,平易近人,雅俗共赏 。整幅作品有刚有柔、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露或藏,粗不臃肿、细不纤软,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笔墨控制得恰到好处 。
颜真卿《祭侄文稿》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709—785)的书法,是继王羲之以后的第二个高峰,其众体皆备、博大精深的书法,使其不仅成为唐代书法的代表,而且成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代表 。
唐代安史之乱,颜真卿首举义旗抵抗安禄山叛军:唐天宝十四年(755),藩镇军阀安禄山叛乱,当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和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分别在山东、河北境内起兵讨伐叛军,附近七十郡纷纷响应 。颜杲卿儿子季明曾往来于平原、常山之间联络 。叛军攻陷常山 。杲卿父子被俘而遭杀害 。肃宗乾元元年(758),颜真卿命人寻访杲卿家人下落,结果只从常山携回季明的首骨 。颜真卿满怀同仇敌忾的义愤,以愤激悲切的心情,挥笔写下此祭文 。
《祭侄文稿》表露出反对国家分裂的赤胆忠心 。这是一篇追悼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兄长颜杲卿和侄子季明的悼文 。作为祭文的草稿,《祭侄文稿》本来无意于书,但却在内容(悲壮)和形式(雄强)上达到完美统一,成为透着悲壮之气、忠义愤发、沉郁顿挫的杰出书作 。可以说,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书法中悲壮美的意境风格,表现了铁骨铮铮的爱国精神 。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纸本 行草 28.2cm×72.3cm乾元元年(758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与时代社会,生命意志,心境环境密切相关 。《祭侄文稿》以悲思忠胆为骨而以真率意情胜,表现出书家的鲜明个性、精神品格和艺术魅力 。撼人心灵的妙笔出于真情怀,神高韵悲的境界源于真血性 。这哀极愤极的心声墨迹,是由血和泪锻制的,而书法线条的遒劲舒和是情感怅触无边含蕴而成 。《祭侄文稿》前部分书写时心情犹抑悲平愤,字体章法圆浑流畅 。至“父陷子死,卵倾巢覆”时,不由悲从中来,神思恍惚,行笔转疾,字体忽大忽小,时滞时疾,涂改无定,足见痛彻肺腑之悲,刻骨铭心之恨 。而书至“魂而有知,无嗟之客”时,笔枯墨渴,干笔铁划,令人想见书家心泪已干,悲愤填膺,情驱笔行,笔随心哭 。全书在“呜呼哀哉,尚飨”中戛然而止,似心涛难遏无意于书 。
《祭侄文稿》笔笔奔放,圆劲激越,诡异飞动,锋芒咄咄逼人,渴笔和萦带历历在目,可使人看到行笔的过程和转折处笔锋变换之妙 。作为祭文的草稿,用笔苍率豪放而无不中矩,好似不着意,但却自然天成 。
真血性主运笔墨随心所至,激情下无意工拙而自合法度,在言志、表情、正气三个方面达成绝佳构成 。他表现出一个中国文人的伟大情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他把身家性命和国家命运完全承担起来,在悲痛中升华出庄严伟大的思想,在强烈震撼的情感中产生出崇高的艺术 。一个文人如果见小利而亡命,见大义而奔逃,就是一个小人 。颜真卿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他在涂涂抹抹中表达爱国之美,泪和血和笔墨一起流淌出来,这成就了伟大的颜真卿!这幅仅仅是一个草稿的《祭侄文稿》,被各代完整保存下来,经过了一千多年,它成了中华民族的“天下第二行书”——悲愤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