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羲之到文征明:历代行书八大家 上海历史之最内容推荐英语( 二 )


《兰亭序》的流传充满神秘意味 。《兰亭序》被称之为神品妙品,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之誉 。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后,又写了七八张,发现没有一张能超越原初之作,于是最初那张神品就作为家传收藏起来,传给他第五个儿子王徽之 。传到第七代孙隋朝的智永和尚,智永临终前传给弟子辩才和尚 。到了唐朝,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收藏了两千多幅王羲之真迹,就缺《兰亭序》,他让大臣萧衍去“计赚兰亭”,终于获得至宝《兰亭序》 。其后,他命冯承素摹写,还让几位大臣临写并分赠群臣,大大弘扬“二王”书法 。唐太宗还亲自写《王羲之传论》,曰:“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 。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唐太宗以他的独特审美眼光穿越历史迷雾,为历史对王羲之书法的不公正评价重正视听 。唐太宗对《兰亭序》喜欢到不可一日不见的程度,最后只好将这件国宝作为自己的陪葬品葬在昭陵 。
细细欣赏,《兰亭序》这幅书法杰作有几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将汉魏以降的严整书法变成自然酣畅、潇洒出尘、清风明月般的书法,如天马行空、意随笔转,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极尽变化,楷草兼施,平稳中寓险峻,集中体现了晋人的美学观 。
第二,将过去书法中一些浅白的诗文创作,变为《兰亭序》中的哲学思考 。《兰亭序》前面写众人徜徉山水之间,在曲水流觞中饮酒的人生欣然感,进而感悟到人生苦短而感喟“悲夫!”前喜后悲是魏晋生命观、宇宙观的体现,一种大彻大悟后的痛彻无奈 。正是这种魏晋哲学的感悟,使《兰亭序》成为一篇哲思妙文 。
王珣《伯远帖》
王珣,字元琳,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王洽之子,王羲之之侄 。王珣生于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卒于安帝隆安四年(400年),终年52岁,谥献穆 。董其昌评:“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
王珣《伯远帖》是东晋传下来的唯一存世的行书真迹 。《伯远帖》收藏于乾隆“三希堂” 。《三希堂法帖》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末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当时乾隆帝视为三件稀世墨宝的东晋书迹——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摹本)、王献之《中秋帖》(摹本)、王珣《伯远帖》,而珍藏这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全名是《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三希”显示出“三王”的人格魅力和书法高度,皆为国家稀世之宝 。
(晋)王珣《伯远帖》 纸本 行书 25.1cm×17.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 。此帖为三希堂晋代唯一真迹,实为稀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 。该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 。
《伯远帖》文字内容:“珣顿首顿首 。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 。自以羸患,志在优游 。始获此出,意不克申 。分别如昨,永为畴古 。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意思是,王珣给伯远写信说:伯远在事业辉煌时,大家对他期望都很高 。认为伯远是诸从兄弟中成大器者,得到大家敬重 。但他从小身体很弱常病,志趣在于悠游自在地生活 。此次才获得出任而事业好转,但意愿尚不能舒展 。我们就像昨天才分别一样,相隔太远,大概此别以后难再相聚 。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互造访晤对 。
这封信共47字,描述与与伯远天各一方的思念心情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曰:“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清人姚鼐说:“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 。《伯远帖》问世已有1600多年,年代之早仅次于陆机的《平复帖》,堪称书法史上的“真迹”珍宝 。此帖纸墨精良,至今依然古色照人,为成熟的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