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传圣旨没有那么容易!清朝圣旨就有防伪标志

每当看到清宫剧里皇宫太监展开一卷黄绫 , 朗声以“奉天承运 , 皇帝诏曰”起句来宣读圣旨的时候 , 总是看到一块长方形黄颜色的布 , 上面写着一些黑字 。其实 , 真正的圣旨不是淡黄色的 , 而是五颜六色的 , 颜色越多 , 级别越高 , 最高的有黄、红、蓝等五六个颜色 , 是一截一截的丝绸缝起来的 。
清制规定 , 颁给亲王、世子、亲王福晋、公主的为金册 , 颁给郡王、郡王福晋的为镀金银册 , 贝子及贝勒、贝子夫人、外藩蒙古亲王、郡王贝勒的为龙边纸册 。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 , 颜色、底纹图案比较丰富 , 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给五品以下的官员 , 则颜色是纯白色的 。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 , 是“江宁织造”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的提花锦缎 。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多彩圣旨 , 含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 , 锦缎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 , 绚丽多姿 , 雍容华贵 。诏书均为33厘米宽 , 最长的为500厘米 , 最短的约有300厘米 。圣旨两端都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 。有些圣旨还有另一个防伪绝招 , 圣旨的绢布上印满了祥云图案 , 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 , 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 , 必须是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
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 , 汉文行款从右至左 , 满文行款从左至右 , 合于中幅书写日期 , 并钤盖“制诰之宝” 。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 , 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 , 再按品级填发 。书写则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庶吉士”来承担 。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 , 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 , 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 , 二品为黑犀牛角轴 , 三品为贴金轴 , 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
【假传圣旨没有那么容易!清朝圣旨就有防伪标志】
清朝初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圣旨 , 用料考究 , 色彩绚烂 , 现在看来依然光彩夺目 。而光绪皇帝颁发的圣旨 , 昔日华丽的锦缎已被粗糙得类似麻布的布料所代替 , 可见大清帝国之国力衰落 。
到了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时代 , 圣旨已经变成了“指叙令” , “制诰之宝”玉玺则换成了“司法部印” 。不过透过灯光 , 会发现指叙令居然暗藏着“满洲帝国”4个字的水印防伪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