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是第一个灭亡,难道诸葛亮就没有算到吗,原因是什么

说三国,道三国
要数风流人物,还是诸葛亮胜一筹 。
但是这样一位人们心中的智慧化身,纵有他的过人之处,也有他的不足之处,甚至还因为他的缺点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历史悲剧 。
诸葛亮作为蜀国管理的一把手,蜀国最后的败亡,究竟和他的管理之道有没有原因?
01
关羽之死和荆州之失,负主要责任
益州和荆州互为犄角,缺一不可 。刘备入川时的安排是“吾与庞士元、黄忠、魏延前往西川,军师可与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守荆州” 。
这个安排是非常妥帖的,也足以证明对荆州的重视程度 。
但是,当庞统在西川意外身亡后,刘备招诸葛亮入川,诸葛亮却将张飞、赵云一并带走,留给关羽的只有文官马良,武将麋芳等人,看似人多,但无一人能担负辅佐关羽的重任 。
荆州的人员配备上严重不足,这直接造成了后来关羽攻樊城时,顾前不顾后的困局,才让吕蒙趁机“白衣渡江” 。不但失了荆州,而且让关羽丢了性命 。
要知道,荆州直接面临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且无险可守,纵使关羽盖世英雄,也双拳难敌四手,没有得力的帮手,丢命、丢荆州都是可以预见的 。
其实,道理很简单:诸葛亮不待见关羽,想看到关羽遭受适当的挫败!
毕竟诸葛亮和刘关张三人不同,刘关张三人是股东,诸葛亮是职业经理人,情感上的隔膜是不容否认的 。
再加上诸葛亮和关羽都是那种自视甚高的人,那么两人能惺惺相惜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
但战争岂是儿戏,稍有不慎便是败局 。诸葛亮在守荆州的安排上不妥当,可以说关羽之死、荆州之失,主要责任在诸葛亮是不容置疑的 。
02
未能竭力阻止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导致国力大损
关羽之死,荆州之失,是刘备发兵攻打东吴的主要原因 。而攻打东吴这一战失败,导致了蜀国国力大损 。
因为关羽的死,作为兄弟的张飞,脾气更加暴躁,出征前被末将范疆、张达所害,还携张飞的头颅投了东吴 。这让刘备征伐东吴的决心更加坚定 。
刘备欲起兵伐吴,赵云就面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 。愿以天下为重!”学士秦宓面谏:“陛下舍万乘之躯,而徇小义,古人所不取也 。”诸葛亮为了救秦宓而上了一表劝刘备放弃伐吴,“苦谏数次”后再次率百官在校场谏阻 。
为什么刘备听不进去?
要知道,诸葛亮不仅是丞相,更是军师将军,劝阻刘备并出谋划策他责无旁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在荆州人员配置上最后依了诸葛亮的方案,而不是刘备之前确定的方案,因而造成的荆州之失、关羽之死,刘备心中有怨,诸葛亮心中有愧 。
在刘备心中对诸葛亮的怨恨消除之前,诸葛亮关于荆州和关羽的任何建议,刘备是听不进去的 。
在事关国家大事的关口,诸葛亮必须尽全力劝阻刘备,哪怕放下自己所谓的面子 。
如果诸葛亮能诚恳地向刘备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谋划更合适的报仇方案,刘备怎么可能听不进去呢?毕竟从关羽身亡到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中间隔了两年时间,毕竟刘备非常清楚兴复汉室比给关羽报仇更重要 。
而夷陵之战的惨败,不但将蜀国的军事家底几乎败光,还搭上了刘备的性命 。战将折损、国力大损是后来蜀国历年伐魏均无功而返的重要原因 。
03
诸葛亮在治理蜀国时,并无长远规划
《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
说到诸葛亮治国“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其实并不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