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用历史学参与历史的创造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学传统 , 即便从孔子算起 , 中国历史学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 走过了一个漫长道路 , 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 支撑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 成为中国人的宗教 。只是到了最近几十年 , 中国人的历史意识淡薄 , 无神论、唯物论宣传 , 使相当多的中国人既不怕地狱 , 更不怕历史 。这是中国文明的悲剧 。
史学本质
孟子说 ,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就是说 , 历史记录尊重事实 , 不隐恶 , 不溢美 , 那么历史学功能必然彰显 , 必然起到警醒、警示作用 。
根据儒家的观点 , 中国人从来不相信此生永存 , 但中国人从来相信精神不死 。孔子“立德、立功、立言”的教诲 , 其实与东西方宗教具有类似功能 , 教导人们理性主义看待过去、现在与未来 , 知道此生短暂 , 只是一个过程 , 即便享尽荣华富贵 , 最后也不过是一堆黄土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与意义是精神不死 , 能以精神持久影响社会 , 影响人类历史 。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理性主义使中国历史学从一开始就信奉真实 , 相信真实是历史学存在的意义 , 也是历史学为学的根本价值 。许多研究者在研究《春秋》及其三传时 , 注意到“一字之褒贬” , 注意到孔子及其弟子的价值取向 , 因而怀疑历史学的科学性 , 怀疑历史记录的真实性 。
确实 , 在相当程度上说 , 历史学是主观性最强的学问 , 是对人类智慧的终极考验 。历史学的研究只能逐步接近历史真实 , 即便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 , 历史学也没有办法真正复原 , 更没有办法像实验科学那样重新实验 。读者、听者是否认同历史学家的分析、判断 , 主要的就看研究者的结论、记录能否合乎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历史学无法重建一个完全真实的历史场景 , 但历史学永远都以还原历史 , 回到现场 , 达到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为基本学术诉求 。
【马勇:用历史学参与历史的创造】以“董狐直笔”真实记录历史 , 是中国历史学的优良传统 , 中国史学史上的任何曲笔 , 甚至像司马迁、陈寿等人那种因某些私人原因的部分曲笔 , 也依然会被史学史揭露、唾弃 。中国历史学不认同先入为主的政治偏见、私人意气 , 更不会因为什么政治立场、党性原则去曲解历史 。真实 , 是历史学存在的依据 , 是历史学的生命 , 不真实的历史说教只是说教 , 不是历史 。一切曲笔在历史的长河中终究会被揭穿 , 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
资治、通鉴
历史学的功能、意义 , 当然需要书斋学问 , 需要扎实、细致的考订功夫 , 需要心无旁骛 , 需要价值中立 。如果没有这样的功夫 , 没有这样的积累 , 历史学就不会被人们尊奉 。曲笔的历史作品 , 或许能够赢得一个时代的虚假喝彩 , 但假的就是假的 , 假的终究不是真的 。
但是 , 不论中国 , 还是西方 , 历史成为一种学问 , 除了弄清历史真相 , 记录历史事实外 , 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治 , 是通鉴 。是用历史教训指导现实 , 是告诉人们在从事创造时 , 要有大关怀、大视野 , 要放在历史长河中通览、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