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在儒家学派广受推崇的各个朝代享有较高礼遇 。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 。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
樊迟(前515--?),即樊须,名须,字子迟 。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 。
孔子的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 。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 。孔子回鲁后拜师 。
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辨惑"等 。他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 。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 。
主要成就
樊迟兴趣广泛,除学道德、文章,还曾向孔子问"学稼"和"学为圃",受到孔子的斥责 。但他不愧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 。
历代追赠
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他是其中之一 。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樊伯" 。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益都侯";
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以"益都侯"从祀孔子 。
好像每次樊迟提出问题,孔子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是这样吗?
这大概是因为孔子的个性比较直率,有什么就讲什么,因此批评别人的时候也非常直白 。"小人哉"这句评语,大概是针对当樊迟的观点而言的 。孔子对每一个学生都是这样,即便是对他心爱的弟子子路也是这么严厉的批评过 。
而且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把他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 。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如果学稼、圃之事,"老农"、"老圃"比孔子更精通(见《论语·子路》) 。这一点被用来指责孔子轻视体力劳动,实不尽然 。孔子本身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从另一方面理解,可以说孔子的教育内容并非这些专门技能 。孔子另一弟子曾子就曾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论语·泰伯》),"笾豆之事"是指行礼之仪式,"有司"是执掌此仪式的专家,这样说,并非曾子鄙视礼之仪节,而只是说这样的专门技能有有司管理,君子所贵之"道"则不在此 。君子所贵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 。《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史记·孔子世家》)
而且,对于樊迟提出问题,孔子都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这点正好说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的确,樊迟是天资不够,因此孔子只给他讲最基本的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 。这并不是说与孔子的循循善诱,有教无类有矛盾,只是说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
樊迟三问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仁离我不远,仁在人心中,求仁而得仁 。然何为仁?这却不是能够轻易说清楚的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按《论语集注》,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 。"尽管如此,《论语》中还是有很多处谈及"仁" 。这倒也不矛盾,因为孔子确实极少主动正面解释"仁",多是弟子问而他答 。可是每一次回答又都不相同 。其中尤以樊迟问得最多,一共三次 。
- 孔子如何给学生上课?上课自由是一大特色
- 张嫣:从五千美人中脱颖而出的明朝贤后
- 奕誴:常为百姓请命,被称为贤王的惇亲王
- 汉族文化儒家哲学代表人物简介
- 汉族文化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 孔子对汉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 趣闻:不为官的孔子为什么会有钱办学校
- 凌云壮族的七十二巫调音乐是什么样的
- 孔子的办学经费从哪里来?孔子办学为何不差钱
- 隋唐五代服饰:进贤冠与通天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