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樊迟问知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 。"
这里兼言仁与知,侧重于二者之不同,恰可与紧接着一段相印证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而知与仁之分立见,诚如吕氏所云:"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
"先难"之谓,按《论语集注》,程子曰:"先难,克己也 。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 。"既以"克己"解之,又可与《颜渊问仁》章对观 。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克己"之"克",多解为"克制",一时也无从反驳 。又曰"为仁由己",似乎要自己克制自己了,还是要仔细斟酌的 。至于程朱,自然是要将其发挥为天理人欲之辨的了 。
二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 。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这里又是同时问知与仁,然而樊迟开始没弄明白 。按《论语集注》,曾氏曰:"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 。"似乎又在说二者之不同 。于是孔子再作解释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举直错枉者,知也 。使枉者直,则仁矣 。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 。"可惜樊迟还是没弄明白 。按《论语集注》,朱子曰:"迟以夫子之言,专为知者之事 。又未达所以能使枉者直之理 。"于是子夏再作解释,这才算说清楚了 。知与仁原来是一致的 。
以"爱人"解"仁",倒也方便,然而是博爱吗?恐怕并非如此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学而》)
这是有亲疏先后之分的,由父母而兄长而朋友,然后才惠及众人 。这是人之常情 。将这种人所共有的情感推而广之,就能做到仁了 。关于为仁之本的孝,再看一段对话 。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钻,祖官反 。没,尽也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 孔子如何给学生上课?上课自由是一大特色
- 张嫣:从五千美人中脱颖而出的明朝贤后
- 奕誴:常为百姓请命,被称为贤王的惇亲王
- 汉族文化儒家哲学代表人物简介
- 汉族文化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怎样的
- 孔子对汉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 趣闻:不为官的孔子为什么会有钱办学校
- 凌云壮族的七十二巫调音乐是什么样的
- 孔子的办学经费从哪里来?孔子办学为何不差钱
- 隋唐五代服饰:进贤冠与通天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