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表还可推断,由于金石之学的兴起,印章逐步成为可以交易的商品 。不过印章交易这一市场尚不算十分活跃 。张廷济购买印章,也有从友人(熟人)手中获得者,可见印章市场确实还处于发育阶段 。此外,张廷济购买印章很少在乡间,而多半购自嘉兴县城和杭州,表明杭州和嘉兴是浙江金石交易的中心 。从中还可见,印章仍是艺术品中的小宗,在较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流通,而一般古董商和书画商人上门贩售的多是书籍、书画作品 。需要指出的是,乡居的张廷济在与书估和其他古董商的交易中,已建立熟悉的人际网络,他的印章服务于印谱编撰,因而往往可以通过借阅获得,而不必购买 。
张廷济的金石书画鉴藏活动十分丰富,然而,这一过程是渐进发展的,是按照时序逐步累积起来的 。张廷济日记中的材料,提供了嘉道时期一位金石学家诞生的历程,也勾连起古老的金石学传统 。印章活动作为张廷济金石书画鉴藏生涯的一部分,为理解一位金石学家如何收编金石,从事研究,最终建立自己在金石书画领域的声望,提供了观察的窗口 。而日记是提供这种理解的关键,它所展现的嘉道时期的金石学面貌,具备一些特殊性,譬如印章市场、价格、印谱编撰的过程等,为理解嘉道时期金石学兴起提供了可以观测的变动背景 。
四、私人用印规则的公开化
印章一旦被使用,关于它的使用规则就成为必须考量的因素 。中国古代关于官印的使用,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 。这套完善的用印制度影响到私人的日常用印 。在书画作品中,人们在钤印之前,就已经十分关注用印的形式、数量、大小等,这些规则有时明言,有时候需要观赏者自行揣摩 。而这,也是关于印章使用研究的大宗 。对于存在复杂文艺交往和日常事务的文人而言,其日记往往保存较为复杂的印章记载 。通过印章的使用规则传递信息,表达身份,或传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这是文人常用的手段 。不过这些隐晦的心理并不适合公开表达,而其中繁复和细微的变化,又使得他们自己常常混淆印章的使用规则,有时候自乱其例,于是在日记中将这些内心的想法记载下来,就显得十分必要 。
王韬日记中保留诸多本人的印章信息,仅台湾傅斯年图书馆所藏《蘅华馆杂录》六册,就保存王氏“兰卿”“蘅华馆主”“家住吴淞第六泉”“琅邪珍赏”“蘅华溪馆”“遯叟藏书”“长洲王韬”“红蕤阁女史”“淞北倦民”“此心聊与此山盟”等印 。王韬《蘅华馆杂录》第四册咸丰三年九月至咸丰四年五月之间,存有《蘅华馆印谱》一种共11页,钤印20方,每一钤印均记载印章释文,印章来源概况等 。如印谱第一页,“眉珠小庵华曼居士印”,释文“此印乃甫里曹氏旧物,余售之于洢人师手 。纽刻一狮,极为细巧,字乃许锦父所镌 。壬子仲秋灯下志 。”这些都是印章研究足资采用的材料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王韬日记中的《蘅华馆印谱》
仅就王韬用印的规则而言,在印谱中也有体现 。在第一种印谱中,王韬记载了一方“平安家信”印章,印谱记载云:“是印刷乃叶文照耀所刻,余以百文得之,印诸书札上,使老亲见之,喜动颜色也 。”第二种 《蘅华馆印谱》存印38方,也记载一方“但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印,补注云:“私札往来,用以示信,亦佳谶也 。”不过,总计58方印章的印谱只此两印记载用途,可见王韬并不愿意过多地在印谱中显示自己的用印规则 。
但在日记中,作者实际上可以毫无保留公开自己使用印章的规则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的所言:“一切艺术既是外观的展现,又具有象征意义 。”对古代文人而言,个人印章的来源、用途等均有自身特色,这一整套与印章有关的信息往往并不公开宣示,有时候需要深入细致地归纳推断,才能捕捉一些印章所蕴藏的意义,而日记则将印章的其他信息与予以披露 。
- 白盒云烟多少钱一包 细白盒云烟多少钱一包
- 白色的云烟多少钱一盒 白色云烟多少钱一包
- 白云烟细支多少钱一包 白云烟细支多少钱一盒
- 白盒细支云烟价格表和图片 白盒细支云烟多少钱一包
- 白色云烟细支多少钱一包 白云烟细支多少钱一包
- 细支香烟50元以上一包
- 细支中华香烟一包多少钱 中华细支香烟100元一包
- 苹果手机底色变成黑色了怎么办
- 细支香烟20元以下的哪个焦油含量低好抽
- 细支中华香烟多少钱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