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无常是什么性格 ——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喜怒无常是什么性格 ——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并不能定义我是谁 。我的本质,是我选择成为的样子 。”——卡尔?荣格

喜怒无常是什么性格 ——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文章插图
在最新一期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有一段蓝盈盈和张含韵的对话 。蓝盈盈说:“我全身散发的都是我要成长、我要让我这一辈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讯息)” 。这句话令我很感动,“终生成长”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且必须的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那些身边有类似于BPD特质的人(深受BPD特质伤害和影响的人),探讨这部分如果在亲密关系里遭遇到了有BPD特质的人,应该如何与之相处?
关于BPD人格的特征,在上一篇文章中有比较详尽的描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看一下→边缘型人格障碍:我爱你,但我要折磨你;我恨你,但请别离开我 。在这里,为了照顾新读者,我们再简单重复一下:比如情绪管理能力弱、喜怒无常、歇斯底里、对亲密关系中的人,要么觉得对方很好,毫无瑕疵,要么恨透对方,认为对方一无是处、经常愤怒且对愤怒情绪难以控制、有过自杀或自伤的偏激行为,以此来获得亲密关系的关爱、心境高低起伏,有自我认同障碍,有时自信心爆棚,有时极度自卑等等 。
而今天这篇文章,是上一篇文章的姊妹篇,关注的重点是具有这类人格特质的人(自己),如何进行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的话题 。如果你觉得在以上BPD的人格特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么这篇文章可能就比较适合 。
喜怒无常是什么性格 ——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文章插图
01 永远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人生就是X,代表无限可能
我想讲的第一点,就是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中,在第一场每个人进行solo秀之后,评委会给她们每人一个选择建议,一共有三种,dance组(舞蹈组)、vocal组(声乐组)和X组 。
前两种比较容易理解,显然是评委看到了这位小姐姐身上有某一方面的优势或潜力,而X组一般来说是业务能力比较弱的,没有明显的特质,大部分获得X标签的女明星都很郁闷,只有张雨绮,在评委老师委婉的告诉她X代表“无限可能”之后显得很兴奋 。
后来,她知道了X的真正含义,但是却依然把“无限可能”当做了自己的座右铭,不断提醒自己和组员:我们是拥有无限可能的人 。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介绍了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一些行为特征,在文章下面有很多读者留言,纷纷给自己“上套”,说“我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者“我身边的某位亲人就是这样的人” 。事实上,在上一篇文章的开端我就曾经写道:“人格障碍是一种仅次于精神分裂的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占总人群的6%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未必遭遇的是真正的人格障碍患者,而是有类似人格特质的人 。”
“贴标签”是人们常犯的一种错误,通过归纳总结继而贴上标签(打上烙印)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自己寻找到了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为什么众多伪科学——比如星座学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既然是科普类文章,就必须抱着严谨的态度 。在这里,我要提醒读者:不要对号入座,更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标签 。
标签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暗示,一方面你可能会有“我就是这样”的醍醐灌顶之感,但另一方面,也会容易受到这种标签的心理暗示,反而对自己的行为特征做出了强化 。在家庭教育中,这也是父母常犯的错误,比如有的家长会经常说:“孩子挺聪明,就是有点懒”,“这个孩子就是不爱吃菜,从小就这样”,“你总是粗心大意,写作业也爱拖延…..”这些都是生活中父母的常见语言,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天长日久的心理暗示 。孩子也会最终长成你“期待”的样子,成为一个真正的懒惰、不吃菜、粗心、拖延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