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古人没温度计:南北朝时已可以测量腋温!( 三 )


事实上,古代中国人推测温度的方法很多 。温度计只是实时温度的反映,古人还通过时序轮换和自然气象的变化,判断和预测当天气温和未来气温的走势,这种方法可以视为“物候”测温法 。
由于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常说的“春暖花开”、“天寒地冻”,都是古人推测气温变化的语言 。像推测眼下的高温天气,古人便有一套很成熟的方法,并以谚语的形式在民间推广、流传:“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秋天大雾扑人面,当日太阳火炎炎”、“迷雾毒日头”、“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这些都是古人通过气象变化预测当日气温的一种方法 。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因记载时序、方便安排农业生产而来,也是古人预测气温的需要 。通过对节气当天气象的观测,古人可以对未来气温趋势,进行比较准确的中长期预测 。如本周7月7日刚过的“小暑”,此节气一到,古人就知道下面将进入高温“烧烤模式”,所以谚语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为迎接高温,古人就会多吃消暑食品,以减轻高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
在下面将到的“大暑”,如果当天比较热,秋冬气温就偏高,谚语所谓“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就是这个意思 。
对于夏季是否有高温天气,古人还从夏至日气象来判断,有“夏至无云三伏烧”、“夏至无雨三伏热”一说 。而“冬至暖,烤火到小满”、“霜前冷,雪后寒”则是古人预测低温的说法 。类的还有“冬至不冷,夏至不热”、“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