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拐点 。但是,日渐式微的唐王朝国运却因为一位旷古绝今、力挽狂澜的英雄之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形势急转直下的大唐得以继续颤颤巍巍的曲折前行 。这位青史留英名的不凡人物犹如夜空中一轮皎皎明月,照亮了因遭“安史之乱”浩劫而变得日益衰朽的大唐颓局中晦暗不明的夜空 。这位谦谦君子的出现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超拔流俗,激浊扬清,过滤沉淀着集聚日久诸多的浑浊与污秽 。史载此人寡言少语,却心细如发,以绝世之才华,满腹之韬略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奋力扭转乾坤 。此人就是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的千古名将————郭子仪 。
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都有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曾富甲宇内、威震四方的唐王朝也逃脱不了这一无情历史规律 。因口蜜腹剑的权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权柄,祸乱朝政,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胡将安禄山、史思明在其辖地涿州范阳起兵反唐,给唐朝造成很大打击的“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唐玄宗任命骁将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部兵马东击安史叛军 。郭军很快收复被叛军占据的云中、东陉等十余州郡,临危受命的郭子仪初战告捷,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
李光弼也是当时一位成名已久的虎将,其人勇冠三军,名闻天下,但他与郭子仪一向不和,于是军中渐有二虎相争不能并立的传闻 。天宝十五年叛军攻城拔寨、屡屡得手,气焰变得十分猖獗,一时间天下扰动,局势纷乱不安 。值此用人之际,玄宗遍求良将,寻访赴河东、河北驻防御敌的最佳统帅人选 。玄宗问计于郭子仪,郭子仪大局为重、襟怀坦荡、毫不迟疑的推荐与他一向有隙的良将李光弼 。危难之时,郭子仪不计前嫌,兼公泯私,举荐英才,说明此人心胸宏阔,人格高洁,朝野之人皆赞之有高义,他得到了当时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 。
天宝十五年六月,名将哥舒翰为叛军攻败,素有长安门户之称的潼关失守,京城告急,人心震动,玄宗逃往四川,是为“明皇幸蜀”之由来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名为新君,手下却无可用之兵,身边都是一群四处搜罗来的劣将溃兵 。这些人军容不整、缺衣乏食、草木皆兵、士气低落,乃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 。而占领了长安、洛阳的安史叛军,声势愈发浩大,气焰更加嚣张 。有道是“沧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又是郭子仪、李光弼挺身而出,屹立潮头,振臂一呼,众望所归,随即率师勤王 。大军来到灵武,早已人心惶惶的唐帝国临时首都萎靡之气为之一振,郭子仪麾下的朔方军成为众人眼里恢复两京的中流砥柱 。为褒奖郭李二帅忠义之心,肃宗诏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李光弼亦有封赏 。
随后,郭子仪率朔方军主动出击,连战连捷,克复潼关要津,接着光复蒲州、永丰、咸阳等失地,随后将叛军赶出长安。安史叛军被打得丢盔卸甲,望风披靡,狼奔豕突,抱头鼠窜。自此以后,陕西境内再无安史叛军一兵一卒 。十月,朔方军乘胜追击,在今天的河南陕县一带大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部,迫使安庆绪率残部渡黄河逃回安阳;郭子仪率部雄赳赳、气昂昂的列队进入洛阳,洛阳居民箪食壶浆夹道欢迎王师,郭军接连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不啻于给失望沮丧已久的大唐军民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极大的鼓舞了军心士气,意义重大 。郭子仪居功至伟,被封司徒、代国公、食邑千户 。
收复两京后,郭子仪入朝谢恩,肃宗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他,并缓缓抚着郭子仪的背部感叹地说道:“虽吾之国家,实由卿再造”! 这话虽有嘉勉鼓励之意,但也确实发乎内心,更道出了实情 。
- 郭晶晶个人资料和图片郭晶晶为什么能够嫁给豪门
- 曹操手下六大谋臣:郭嘉荀彧谁是第一?
-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 乾隆为何把抗清名将袁崇焕推上神坛?袁崇焕之死
- 刘秀为什么能够光武中兴?宽厚坚毅成就千古帝业
- 大唐名将王忠嗣:岂以数万人命易一官的仁慈主帅
- 湖南卫视郭晓华资料大曝光看她的照片和年龄
- 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宋朝真正的名将世家
- 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名将冯异为何被誉为大树将军?
- 揭秘:千古贤君唐文宗为何竟被活活被太监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