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处处都是谋略,尤其是诸葛亮,料事如神,智谋过人,成了智慧的化身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心愿未遂,就早早地病故了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感慨道: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啊,一个智慧人物,竟抱憾而死,实在令人遗憾 。
自出山归刘备以后,诸葛亮处处展示的,都是谋略,他一生多是靠谋略胜敌 。用智用谋克敌制胜,是诸葛亮的特长,在众多的三国英雄中,他能够拼出一片天地,靠的也是智谋,他甚至欲用一身的智慧谋略,谋取天下 。然而,与众多的英雄相比,他的体力,却有着很大的劣势,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看到,诸葛亮在指挥作战时,都是被人用车推着的 。
与司马懿五丈原对峙时,诸葛亮重病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智谋方面,他每每算在司马懿前面,至少胜过司马父子一筹,但在体力方面,就熬不过司马懿了 。司马懿也正是瞄准了这一点,故意采用拖延战术,坚守不出,硬是把诸葛亮耗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再有能耐,连活的力气都没有了,凭什么胜过别人呢?
可见,他最终败在自己的体力上,若能够再多活十年,虽一两次战役败于司马懿,凭他的智慧谋略,也会休战调整,以期从别的方面谋取魏国 。
诸葛亮之所以急着用兵伐魏,在有生之年恢复汉室,一统天下,也正是因为他觉出了自己的体力不可能支撑太久 。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在体力、国力不支的情况下,越是求胜心切,越是于己不利 。
智慧的诸葛亮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的体力,这令人惋惜的同时,也让人深思 。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很多人没能够走到一定的高度,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智慧,而多是因为体力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一个身体弱的人,经常头痛,腰痛,感冒,等等,怎能更好地工作呢?怎能竞争过别人呢?
诸葛亮一生操劳,事必亲躬,这是他的优长,也是他积劳成疾、体力不支的因素之一,如果适当地放手一些杂务,为自己多节省一点儿体力,多活些时日,岂不是为蜀国做出了更大贡献吗?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
1.隆重对策 。
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 。
2.促使孙刘联盟,挽救了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刘备集团 。
《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
3.后勤部长,夕日萧何对高祖之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
4.吴蜀通好 。
先主驾崩后,丞相顾全大局,摒弃两国恩怨,与吴修好,创建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政治环境 。
5.平南 。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稳定了内部政治环境,为北伐除去后顾之忧;并使之后几十年南方平稳安定 。
6.北伐,以攻为守,以弱攻强,变被动为主动,集国内人心于一处 。
7.治国 。
丞相治国,惊世骇俗,无人能及,可谓稀世一时,亦丞相人生之最高点 。
《三国志·诸葛亮传》: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
- 诸葛亮的遗憾: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实现归隐的诺言
- 诸葛亮并非智者贤相:蜀国衰亡他才是罪魁祸首
- 海陆整容前后对比海陆整容失败遭吐槽
- 南齐齐武帝遭遇了什么打击导致其最终病故?
- 春秋无义战:春秋仁义之君为何身败名裂国破人亡
- 大元帝国走向衰败的拐点:元英宗丧生南坡之变
-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军事才能大PK:谁更厉害一些?
- 悬疑:刘备三顾茅庐真看中的是诸葛亮的才干吗?
- 晋文公死后,急于称霸的?秦穆公?是如何两次惨败给晋国的?
- 神算子诸葛亮竟然被骗四次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