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除掉和珅后所没预料到的事!和珅死后的大清( 八 )


在皇帝看来 , 大清社会现在确实是面临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 但这些问题毕竟是局部的 , 暂时的 , 可以克服的 。洪亮吉这个奏折的最大错误 , 是宣称大清朝廷的官员十有其九都是贪官 , 是认为大清政局的腐败已经到了让老百姓无法生存的地步 , 所有祖制旧法都要推翻 。这是“公开诋毁乾隆以来大清取得的成就” , 不但彻底地否定了自己 , 也彻底地否定了父皇乾隆 , 甚至还变相地否定大清列祖列宗 。嘉庆认为 , 这是一个极其错误同时也极其危险的思想化身 。如果说大清天下已经一团漆黑 , 那岂不是说明大清如大明一样应该被人推翻了?
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 一个时刻以大清王朝的“安全第一”为念的守护人 , 皇帝对这样的苗头当然不能放任不管 。他从洪亮吉奏折中的几处小小措词错误入手 , 抓他的小辫子 , 把他发配到了新疆 。
洪亮吉案的发生 , 实际上标志着“嘉庆新政”的终结 。这一案件的发生让他十分警省 。他认为 , 正是他“不自量力” , “妄更成法” , “自以为是” , 才导致了这个危险苗头的出现 。如果按照“新政”之路走下去 , 最终的结果势必是洪亮吉这样的“全盘否定派”得势 , 大清王朝必然走上一条“邪路” 。
守成种种

“守成”的大方向一定 , 那么 , 各种具体措施就应运而出 。它们就像一套套早已经准备好的工具 , 整整齐齐地摆在祖宗留下的工具箱里 。
皇帝每日早起洗漱之后 , 别的事放在—边 , 恭敬端坐 , 阅读先朝《实录》—卷 , 除巡狩斋戒外 , 天天如此 , 寒暑不间 。
针对腐败问题、财政问题、人口问题 , 他一一根据祖先们的遗训 , 提出了一套中规中矩的治理方案 。
在运动式惩贪失败后 , 皇帝认识到 , 仅仅靠杀头已经解决不了问题 。他把反腐的重心放到了教育上 。皇帝扭转官场风气的主要办法是选拔清官 , 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引导人 , 教育人 , 启发人的天良 。
他在自己所做的《才德说》中明确宣布了他选择人才的标准:“夫才德全备之人上也;德优于才者次也;才过于德者又其次也 。德优于才犹不失为君子 , 若才过于德 , 终恐流为小人矣 。……宁可使才不足 , 不可使德确歉也 。”
皇帝同意洪亮吉的说法 , 即现在官场作风非常之坏 。但是 , 皇帝认为 , 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扭转风气 。抓好教育 , 官员们就能保持住“天良”或重新人性归善 。因此 , 选好朝廷的中枢大臣 , 树立一系列良好的榜样 , 上行下效 , 来带动整个朝廷政治风气的转变 , 是他整顿吏治的核心思路 。
嘉庆一朝的中枢大臣们 , 突出的特点是道德操守不错 , 办事谨慎小心 。乾隆留下的老臣王杰因“忠清直劲 , 老成端谨”被嘉庆十分欣赏 , 称赞他“直道一身立廊庙 , 清风两袖返韩城” 。刘墉也因向称“清介持躬”而得到重用 。另一名重臣董诰也是勤慎持正的人 , 史书称其“父子历事三朝、未尝增置一亩之田、一椽之屋” 。戴衢亨则“性清通 , 无声色之好 , 办事谨饬清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