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除掉和珅后所没预料到的事!和珅死后的大清( 六 )


在二十多年的储位生涯中 , 他养成了凡事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的性格 , 做事信条是安全第一、不犯错误、不留辫子 。作人风格是中庸平和、不标新、不立异、不出格 。换句话说 , 总是瞻前顾后 , 畏狼怕虎 。政坛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 , 都会让他紧张半天;任何一方政治势力的态度 , 他都会考虑和权衡 。“稳健” , 他自以为是自己的最大优点 , 实际上也是他的最重枷锁 。

除了“安全第一”的性格局限外 , 头脑和观念也是重要的原因 。作为一个从书斋中成长起来的皇帝 , 一登上帝位 , 他手中除了“圣人心法”和“祖宗旧制” , 没有任何新的利器 。
大巧若拙 , 大智若愚 。永琰知道 , 在这个洞察一切的老皇帝的时代 , 通向皇帝之位的唯一道路是“只问耕耘 , 莫问收获” , 修身养性 , 克已制欲 , 用自己的道德表现和学业水平做唯一的通行证 。
所以 , 自从懂事起 , 永琰即以勤学闻名 。皇十五子自认为天赋平常 , 所以学起习来异常用功 , 三九寒冬 , 深更半夜 , 还经常手不释卷 。在他的诗集中每有这样的诗句:“夜读挑灯座右移 , 每因嗜学下重帏 。”“更深何物可浇书 , 不用香醅用苦茗 。”
乾隆时期的皇子教育被后人称为是最严格、最系统也最成功的 。乾隆曾经说过:“皇子读书 , 惟当讲求大义 , 期有裨于立身行已 , 至于寻章摘句 , 已为末务 。”嘉庆的读书生活 , 主要是一个“讲求大义” , “修身养性” , “存天理灭人欲”的过程 , 也就是说 , 是一个建立“正确世界观” , 使自己成长为一个中规中矩的儒家圣徒的过程 。
按照传统的标准 , 嘉庆皇帝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在乾隆的严厉督责和师傅严格要求下长大的永琰 , 品格端方 , 为人勤勉 , 生活俭朴 , 待人宽厚 。标准化的教育 , 成功地一点点锤炼出他体内的种种杂质 , 成功地封闭了嘉庆皇帝的头脑 , 使他形成了静态的中世纪的思维方式 。
清代皇子的教育 , 除了圣人心法外 ,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 就是“祖宗旧制” 。三十年间 , 嘉庆熟读了历朝《实录》 , 那些被史臣们不断圣化甚至神化 , 显得无比高大的祖先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让他心仪不已 , 他衷心钦佩他们的聪明、坚毅、敏捷、气魄 。
他认为 , 祖先们留下的一卷卷实录和圣训 , 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 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智慧宝藏 , 一切问题 , 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乾隆四十八年他随父皇东巡福陵时 , 所写数篇诗词都以守成为主题 。
嘉庆即位之时 , 已经三十六岁 。人类的悲哀就在于 , 他不是一种能永远自我更新的动物 。一个人的基本构成 , 永远是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和经验 。只有蓬勃的青春期是一个吸收、消化和成长的黄金时期 。过了这个时期 , 即使学习的欲望再强烈 , 外界刺激再鲜明 , 他的接受能力也已经大打折扣 。

做为一个锦衣玉食中成长起来的接班人 , 嘉庆皇帝虽然足够聪明、足够敏捷 , 也足够有耐心 , 却缺乏两样对伟大帝王来根本性的东西:勇气和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