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什么剪掉自己的辫子?袁氏身份转型( 二 )


袁世凯一生交游甚广,然最能了解其人心理者,恐怕非徐世昌莫属 。1915年12月20日,袁世凯特颁“嵩山四友”令,徐世昌名列嵩山四友第一,足见徐世昌在袁世凯心目中地位之隆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因徐世昌之保荐,顺利复出 。关于袁世凯最终倾向共和的心路历程,徐世昌曾这样说:
袁氏世受国恩,在本人不肯从孤儿寡妇手中取得,为天下后世诟病……所以,最初他在表面上维持清室,其次始讨论君主、民主,又其次乃偏重民主,最后清帝退位而自为大总统 。……不料南方先选举孙中山为总统,项城的总统且由孙中山推荐,非项城所逆料也 。
辛亥革命之后,既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群龙无首,各种政治势力竞相角逐 。在这种复杂的矛盾下,政治局势的演变非常人所能预料,袁世凯亦然 。关于国体问题,袁世凯本意是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 。当北方全权代表唐绍仪离京南下时,袁世凯告诉唐氏会谈宗旨“以和平解决为主”,故而南北会谈时“曾议召集国会,举君主民主问题付之公决,以为转圜之法” 。但是,孙中山的突然回国,改变了这一协议,也打乱了袁世凯既定的政治计划 。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洲游历,得黄兴密电,方知武昌起义爆发,遂由欧洲返国 。行至香港时,孙中山从谢良牧等革命党人那里获悉国内情形后,偕胡汉民等径驰上海,筹划组织“统一之政府” 。1911年12月27日,唐绍仪致电袁世凯,告知:“默察东南各省民情,主张共和已成一往莫遏之势 。近因新制飞船二艘,又值孙文来沪,正议组织临时政府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进而加剧南北双方关于“国体”问题的争执 。孙中山当然清楚其突然担任临时大总统,自有许多不合手续之处 。故而他在1911年12月29日致电袁世凯,解释说:“问其理由,盖以东南诸省久缺统一之机关,行动非常困难,故以组织临时政府为生存之必要条件 。文既审艰虞,义不容辞,只得暂时担任 。公方以旋转乾坤自任,即知亿兆属望,而目前之地位尚不能不引嫌自避;故文虽暂时承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 。”
1911年12月29日,袁世凯与《大陆报》访员有一番谈话 。袁说:“余今决计反对民军所定召集国会办法,因民军之要求为一方面之主意 。似此集会不足代表团体,将与戏剧无异 。故余主张召集此会,其会员须实有代表各省之性质 。”袁还表示“仍主张君主立宪,谓民主共和恐不易成功” 。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袁世凯还是“比较相信南方在清帝退位后选举他做大总统的约定”,所以他此时仍然对外以清朝的“忠臣”自居 。但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袁感觉到“南方的推举是不太可靠了” 。孙中山认为,袁世凯若要继任临时大总统,其前提条件就是袁氏首先能够“断绝与清政府之关系”,然后“变为民国之国民”,乃能“举为总统” 。
在南北两方关于清帝退位问题的交涉上,袁世凯非常精明地扮演了“居间沟通”的角色 。此举为袁世凯解决了身份转型的困境,使其实现了从“臣民”到“国民”的体面转变 。其中的微妙关系,正如时人所言,“袁世凯若不赞成议和,必无南北议和之事,议和亦无如是易成也” 。虽然南北议和涉及诸多议题,但是其中真正能化解袁世凯身份转型困境的议题,则是“国民会议公决国体” 。袁世凯主张,要解决“国体”问题,必须“普征全国人民意思以为公断,自应用各国普通选举之法,选出国会议员,代表全国人民意思而议决之,始能收效” 。国民会议公决国体,既可以给清廷一个“体面的台阶下”,也可以让袁世凯不必担负“劝退”的责任,并在形式上维持了君臣之道 。相比之下,南方革命党人作为中国新兴政治势力的代表,就没有袁世凯那种“身份认同困境”,他们的“国民身份认同”旗帜鲜明 。1911年12月31日,唐绍仪致电袁世凯:伍廷芳谓共和国体与蒙人有益,譬如“免为奴才、免其进贡等事,一经解说,彼必忻然信从” 。伍氏此言虽是针对“蒙古王公”可以“免为奴才”而言,其意也是在敦促袁世凯尽快拥护共和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