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有越的桥都见积过了,豆腐桥还是第一次听说,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是关于贵州豆腐桥的文章,历经400多年还是非常坚固,一起来看看吧 。
杭州有座豆腐桥,但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外有座,那就是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城东南2.5公里处的葛镜桥 。
葛镜桥桥长52米,宽5.5米,高30米,横跨在麻哈江两岸绝壁之上 。历经400多年,坚固如初 。
麻哈江自西向东将福泉隔在了北岸,江水披襟斩棘而来,形成了洒金河谷 。河谷江流湍急,水黝如膝、沟壑纵深、悬崖峭壁,是贵州通往湖广的古驿道必经之路 。行人到此,划浆渡舟,往往覆没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平越卫指挥葛镜见此,决心造桥,以渡往来 。因水急沟深,山势陡峭,桥墩无处着力 。初建于下游鸭爪坝未成,称“下倒桥”;继建于上游马腰河,未建成即塌,因名“上倒桥”;后建于五里桥仍未成,名“中倒桥”,桥基遗址现仍依稀可见 。葛镜屡建屡塌,仍矢志不移,表示“吾当罄竭家产,以成此桥,如功再隳败,将以身殉之耳!”并作诗一首以示宏愿:“亘石昨庆桥成矣,江流湍急桥复记;持一片心盟白水,桥不成合镜不死!”前后经三十年,最后在犀江建桥方建成 。清代贵州总督张鹤鸣,为表彰葛镜建桥有功,遂以葛镜命桥名 。因造桥所用石料“方不足尺,形如豆腐,故得名‘豆腐桥’” 。
葛镜桥为锅底拱型石桥,二墩三孔,长五十四点四米,桥面宽八点五米,高约三十米 。三孔跨径长短不等,拱身高低不一 。桥面石板铺就,两边设护栏,护板有长有短,护柱此高彼低 。护柱上圆下方,形制不同,雕刻精湛 。护板中刻太极图,铸币图,配以席斜纹和回型纹,构图巧妙,疏密各异,异彩分呈,古朴浓厚 。柱栏的结合口经历三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依旧贴合牢固,不得不让人感叹先人们既擅长对宏大工程整体把握,又注重细微结构的处理 。更令人叹服的是石桥锅底拱面的石块,没有使用一点粘合剂,巨大的石块借助着桥身重力和桥拱张力相互紧紧粘合,承载着巨大的桥身的压力 。1941年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组织国立唐山交通大学学生应用现代力学原理对该桥进行测算,得出“各孔静重和对称活载,10吨重型汽车也可安全通过”的结论,评价为“中国古代名桥之一”,并收录于《中国桥梁技术史》专著之中 。正如名僧钱邦艺诗云“八桂凌空架玉虹”、“鬼斧神工让葛公” 。
葛镜桥又称“豆腐桥”,这源于一个传说:仙人张三丰利用法术将豆腐点化成石料,帮助葛镜在洪水到来之前成功建桥 。为此葛镜桥又称“豆腐桥” 。
相传,在福泉山修道的张三丰一晶外出云游,得知葛镜几次造桥未成,深为他为民造福,矢志弥殷的精神所感动 。于是托梦给葛镜,告诉他在江岸石壁上写有“砥柱”二字的地方下脚,桥即可完成 。葛镜顿然领悟,第二天到麻哈江察看,见对岸果有“砥柱”两字,朗然醒目,神韵飘逸 。于是,倾田数千倾,再次募工修桥 。
张三丰为助葛镜造桥,让城里每户人家磨一厢豆腐搁在门外,命山神土地在鸡叫三遍之前将豆腐搬到麻哈江造桥用 。一土地偷懒,躲在桥脚学鸡叫,张三丰发现,一掌将偷懒的土地打在岩壁上,罚他永世守桥 。桥造成后,百姓庆贺,官府也送猪半头慰问土地山神 。张三丰一气之下,将官府送来的半边猪扔到桥头岩壁上 。如今,葛镜桥桥头岩壁上那酷似一土地和半边猪头的溶岩乳石,据说就是当年张三丰留下的仙迹 。
“葛镜成桥善意深,讹言豆腐到如今 。若非访古寻真迹,枉费仁人好义心 。” “溪山险阻竟沟通,百尺桥横峭壁中 。砥柱江流石不转,人谋亦可夺天工 。”“崇山对峙树声幽,一曲长虹映碧流 。最是犀江风景好,跨驴人去又回头 。” 这是丁尚固、朱扶枢、刘增礼对葛镜造桥事迹的称颂 。碑刻如今仍立于桥头,继续对向寻访者讲述着葛镜造桥的故事 。
- 最正宗的贵州红酸汤牛肉做法
- 番茄鸡蛋搭配豆腐绝对滋补,要多喝
- 麻婆豆腐的做法 很好吃还解馋!
- 金针菇豆腐羹,美味又营养
- 大白菜炖豆腐先放白菜还是先放豆腐都不知道做出来能好吃吗?
- 豆腐和“它”一起炖,女人常喝淡化雀斑,
- 这样煮豆腐比放肉炒还香,鲜美还补钙
- 豆腐和鱼是绝配,又香又下饭,连吃三天都不腻!
- 豆腐这样做比肉更美味,值得大家收藏
- 豆腐这样做比肉更美味,值得大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