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民族文化有多重要,这座幼儿园的孩子最喜欢的居然是甲骨文 中国之最民族文化


教授园长的课程哲学向度
赵明,当她出现在第十届东湖微论坛上,当她用一种深思熟虑的自信,呈现她的独到见解与故事的时候,我下意识地睁大了眼睛,仔细地打量着她 。她的微笑中,蕴藏着深邃的思想;她的言辞里,保有哲学的激情;她的每一句话,都显示着热爱儿童的观点 。赵明是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幼儿园的园长、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 。
对于课程,赵明的研究与实践颇有深度,其概念与判断显示出严密的思维逻辑,既能让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又能让人延伸出对课程的全新构想 。她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追溯中引出关于课程哲学立场与价值向度的集成论述,听来让人耳目一新 。她以科研的知性力量,凝缩着中国幼儿园课程学术成就 。她对虞永平教授的课程,有特别深层的阐释:所谓幼儿园的课程就是“做事儿” 。这个事儿符合幼儿的需要、适合幼儿的天性;这个事儿乃幼儿力所能及;这个事儿能让幼儿感受到挑战、有趣;这个事儿能够让幼儿始终想积极主动地参与 。换言之就是儿童的目光所投、儿童的兴趣所致、儿童的需要所及 。
说到这,我可能又要借题发挥一番了 。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有的幼儿园过于玄乎地绕弯子,绕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晕晕乎乎的;有的幼儿园则过于泥沙化,弄得像一堆不长草的黄土,无趣无味 。赵明在众多的研究中,能够找到与自己的想法、实践经验相契合的阐述,这是一种可赞可佩的研究精神与智慧 。幼儿园的课程真的就是做事儿 。这是最简洁、最精准、最生动的表述 。幼儿园课程必须强调“做”,必须是孩子们能够做的、喜欢做的事儿 。这大概就是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吧 。
赵明在阐述课程时,特别强调儿童在课程中的哲学意义 。儿童是课程的起点,课程的本质就是帮助儿童发展 。赵明主张课程应当还原为儿童的生活经验,她说只有连续的、能促进儿童生长的经验才能进入课程 。课程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儿童的生活与儿童的世界,在儿童已有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架设桥梁:让儿童在游戏、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新的经验 。课程的实施应该充分考虑儿童经验的生长点、儿童经验的获得感、儿童经验的整合力 。课程改革的追求就是努力把儿童能够学、应该学的东西有选择地组织成为系统 。
赵明深知幼儿园课程的生命性结构与路向定位 。她说课程既要有本原方向的精心预设,使其成为课程框架的依托,更要强调生成,要不断在过程中生发演绎、迁移再构或重建 。她讲授了大课程观的维度,她讲课程功能: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她讲课程样态:预设课程、生成课程 。她讲课程的高结构、低结构 。赵明在幼儿园课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个性认识 。她愈说愈激动,愈说愈动情 。当她谈到人们广泛讨论的课程游戏化的时候,她说任何早期教育课程实践的努力,如果缺失了游戏精神的释放和体验,便都是游离于儿童精神世界之外的 。课程游戏化理念的再构与践行,仍需一种指向终极的、前赴后继的精神态势 。她坚定地说,只有用幼教人身上独有的精神品质与对职业的敬畏,陪伴儿童奔赴一趟有尊严的、快乐的旅程,才能完成一次生命向度的重塑 。
在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幼儿园,赵明和她的老师们建构了“四大课程”板块 。主题板块:领域课程、区域游戏课程;生活板块:自我服务课程、安全自护课程、礼仪教育课程;项目板块:研学游学课程、家园协作课程;特色板块:毕业季课程、节日课程 。内容真可谓丰富多彩 。时光隧道、咔嚓小采访人员、生日会、护蛋行动等带着我走进了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我与理想有个美丽的约会、写给未来的我,让孩子们看到了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恐龙探险队的研学之旅、走进消防大队,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 。红领巾飘起来、小学生活体验,让孩子们提前体验了小学生活 。孩子们毕业季的传递班旗活动、作品收藏活动等,给孩子们留下了永远的成长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