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万科超额冻结万达”,中国政法大学院长刘纪鹏揭真相 万达中国之最

近期,上海虹口法院一起查封上千亿的诉前财产保全案件,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当事人双方,一个是当今最大的住宅房地产开发商万科,另一个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管理商万达 。“两万之争”尚未正式对簿公堂,已然具有当年“宝万之争”风波乍起之势 。
虹口法院查封万达,各界并不知道万达发生了什么,不仅引发其债权人和海内外股东的不安,有媒体甚至认为万达危机即将到来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房地产牵动万人心,万达、万科又是中国房地产业界的龙头企业,“两万之争”的新闻迅速上了热搜 。
究竟是何种原因引发了这起诉讼?今天,国务院国资委法律顾问、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最新录制的视频节目,对这起“超限查封”案件做了精彩专业的讲解,为我们揭开了不为普通吃瓜群众了解的诸多内幕 。据他透露,类似上海虹口法院以注册资本查封被保全人资产的做法,在全国不是个别现象 。基层法院双标混乱,会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带来极大伤害,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影响社会稳定,亟待通过公正的法律判决化解社会矛盾 。
2019年,万达和万科合作开发长春影视城项目,由万科集团下属子公司海南万骏于2019年9月和2020年6月先后两次向万达子公司万达地产支付了合作款共50亿元 。2021年6月,万科种种原因考虑,决定提前终止合作,由此引发了双方终止合作后善后事宜的争议 。
三年时间,50亿合作款万达已经先后向万科支付本金和利息52亿元 。但是万科坚持按照原协议的合作条款,要求万达再支付本金、利息和罚息13.8亿元 。而万达则认为,受疫情、房地产下行和政府土地开发政策的调整等原因,想只付8到10亿元,双方谈不拢 。
于是,万科就向上海虹口法院申请对万达集团公司的资产进行诉前保全,直接冻结了大连万达集团公司持有的另一家子公司大连万达商业管理公司19.8亿股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应以其价额足以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额为限,不得明显超标的额查封 。
然而,上海虹口法院冻结的这19.8亿,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19.8亿资产,而是对应着1287亿的股权资产,与双方争议的标的额资产13.8亿相比,高达94倍之多 。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万达集团的另一起诉讼案争议标的资产是28亿元,大连西岗区法院根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万达商管每股净资产65元的审计报告,仅冻结了4527万股权,并认定其价值29亿元 。
两个基层法院对同一标的额资产价值判断悬殊如此之大,究竟是何原因?
【炮轰“万科超额冻结万达”,中国政法大学院长刘纪鹏揭真相 万达中国之最】这要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特别是从注册资本和净资产两个科目谈起 。
总资产=负债 净资产,净资产=总资产-负债 。它由三个科目组成,即实收资本、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 。净资产也叫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和企业自有资本,是体现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真实有效资产 。而实收资本只是净资产中的一部分,是投资人在创办初期作价入股的股份 。注册资本通常是与实收资本相对应,而净资产除以实收资本,就得出了每股净资产 。
接下来看大连万达商管公司2022年末资产负债情况:总资产5960亿,免掉负债3027亿,净资产为2933亿 。
请看净资产组成:实收资本是45亿,公积金280亿,未分配利润2608亿,加起来2933亿 。而它的股本只有45亿 。二者相除,每股净资产65元 。
注册资本和净资产,究竟哪一个才是体现企业偿债能力的真实有效的资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