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四 )
文章插图
《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徵4.撇画撇在“永字八法”中称为“掠”,取飞燕掠檐而下之意 。其出锋时要爽利展开,但力量要送到,不可虚尖 。唐太宗李世民曰:“为撇必掠,贵险而劲 。”《麻姑仙坛记》中的撇画逆锋着纸,随即顿笔,顺势中锋力行,逐渐提收,力送笔端,沉着矫健,如断犀象之牙,无半点靡弱之气 。下图中,“方”字撇画用篆籀法,行笔时笔亳亦铺亦堆,笔象沉郁雄强;而“爪”字上撇为短撇,逆锋起笔后极力两面削锋出笔,劲速锋锐;“大”字为长弧撇,其弧度较匀称,而且.筋骨苍劲、坚韧、厚重;“威”字左撇则是回锋撇,是该碑较为典型的一种撇画,用篆籀法向左下弧行,笔行至下钩处,即提笔略缩回,继续循势向左下顿笔圆足后退回,待笔直锋正、蓄势已足后,用爆发力向左或左上方超出,使出锋处锐如短刺 。5.捺画捺在“永字八法”中称为“磔” 。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云:“捺为磔者,勒笔右行,铺平笔锋,尽力开散而急发之 。”唐太宗也云:“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亳 。”
文章插图
《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徵《麻姑仙坛记》中的捺画独具特色,与颜真卿其他帖中的捺法有较大区别 。其尾部捺脚变化最为丰富,似乎有两个锋尖,一长一短,中间凹陷,笔画的腰部有时略显侧锋,下部边缘出现折线状,捺脚处具有一种金石韵味的残缺美 。下图中“及”字捺画为斜捺 。此种捺如向下凸的弧线,有时在后面还有一小段直线,行笔往下而锋乃渐开,画亦渐粗,至三分之二处画已最粗,驻笔微顿,缩回,再拖锋出笔,显得老练遒劲 。下图中“之”字的捺画是平捺,一波三折、“蚕头燕尾”,粗细、方向也随势调整,战笔外发,得意后徐徐出之,古意盎然 。6.钩画钩在“永字八法”中称“趯”,即跳跃的意思 。王羲之云:“钩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 。”清包世臣云:“钩之超者,如入之趯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发,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末断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趯之义也 。”
文章插图
《麻姑仙坛记》的笔画特徵 《麻姑仙坛记》中的钩画特徵是钩尖短小尖利,状如鸟嘴,下部重顿,呈垂露状,古朴浑厚 。有些钩稍出锋,有些钩乾脆不出锋,将其隐迹于竖中,含蓄而凝重,筋力内含,锋隐势存 。在写钩时,还要特别注意此碑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徵——篆籀、古隶法 。如左图“色”字、“忽”字、“求”字的钩画 。7.折画折画是由横画和竖画组合而成的笔画,写好该画的关键是要把两笔的结合处写好 。《麻姑仙坛记》中的折画以圆折为主,缓折轻顿,横与竖的粗细差别不大 。它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如左图中的“神”字,此折内外皆圆,完全是运用篆书的书写技巧;第二种折是外圆内方折,如左图中的“再”字;第三种如左图中的“便”字,折分成两笔完成,先写横画,至折处再起笔写竖,两笔之间笔断意连 。8.挑画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指出:“挑趯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或长,或短,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或轻出而肖斜,或随衄而峻发,名随字之用处 。”《麻姑仙坛记》中的挑咽变化丰富,但有一个明显的特徵是起笔较重,出锋较短,尤其是“三点水”中的挑画更为明显,给人以犀利、刚劲的感觉 。如左图中“汝”字:“括”字、“瀑”字的挑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