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 教案反思(精准的教智慧的研)( 三 )


回到北京,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这个共同体从线下发展成线上,最开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新疆大学两校合作,再到五校联盟——邀请了西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再到九校教研——宁夏大学、大理大学、湖南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也加入进来,九校共同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服务西部教师发展 。
对侯俊霞来说,“一路同行”也是一份爱的传递 。高中时失去父亲的她,忘不了求学路上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所以对身边有困难的人,侯俊霞总觉得“自己有责任为他们做些什么” 。
除了帮助高校教师,侯俊霞还常常到新疆乡村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当地中小学英语师资十分薄弱,但学生渴望学习英语 。于是,她把中小学教师也拉入共同体,“只有中小学英语教学基础夯实了,我们在大学阶段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
受侯俊霞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同行加入“一路同行”的行列 。
侯俊霞一直记得一位前辈学者对她说过的话:“什么是学术?学术不只是推进学科发展、知识进步,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进步 。真正的学术,要有一种使命感,特别是‘社会使命感’ 。你们要建的不只是一个西部教师学术共同体,还要扩大为人生共同体,为西部教师提供学术、教育和人生发展支持体系 。”
侯俊霞一直在用行动默默回应这一期待,而这份期待也成为学校的行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发的“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平台(BFSU-TDLDP)专门开设了援疆援藏模块,提供最新信息化教学理论、方法和实践精品慕课,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推送学习内容和测评练习,助力中西部教师专业发展 。
走向深入和微创新
2021年9月17日,“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北京外国语大学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在北外举行,会上发布的《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师发展之北外倡议》引起强烈共鸣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表示,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为开辟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提供新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三年试点期间,为在全国层面推广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
为什么试点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校党委书记王定华的回答是,外语教学与教育技术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外语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先行者和重要分支 。根据校史记载,北外有记录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可以追溯到1950年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和外国语学校时期 。当时学校使用钢丝录音机、唱片机、幻灯机进行外语电化教学和外语教学资源建设,利用简陋的设备筹建了全校无线广播网,每周播出1小时的英文节目和2小时的俄文节目 。
正是看到了外语教学与信息化的特殊联系,王定华带领学校先试先行,探索出以“创建智能教育环境、提升教师智能素养、创新教师发展模式、优化教师数据管理”为“四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 。
当然,要想让“四轮”同时驱动,并非易事 。
以优化教师数据管理为例,如何对智能教室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展示、统计、分析、研究,如何运用管理大数据为教师画像,对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和管理,不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面临的新课题,也是许多学校面临的难题 。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教师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姚金菊和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杨红波沟通了多次,最终两人达成共识——推动更多人用起来,只有更多的人拥抱新技术,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