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寻访|“一架绣绷,十指春风”,苏绣里的江南与敦煌 苏州刺绣中国之最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陆林汉
苏绣起源于苏州,而位于苏州太湖边的镇湖旧属吴县,有着2000多年的刺绣史 。这里的人们习惯把刺绣称为“做生活” 。“一架绣绷,十指春风”,是千百年来苏州镇湖女儿们的日常 。
出生在镇湖的邹英姿从小起便坐在绣绷边,一针一线,织出了精彩的刺绣人生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邹英姿在继承传统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8年,她发明创造了“滴滴针法” 。2013年,其刺绣作品《缠绕》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 。在她看来“丝线是有生命的,它们也可以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 。”
苏绣 《冬至》邹英姿
太湖边的刺绣人生
太湖边的镇湖位于苏州的最西边,约2万人口,小镇如一根银针插入太湖,三面环水 。这里支流特别多,每一条小河都是弯弯曲曲,通向太湖,小镇中的村子也以河来分界 。
镇湖旧属吴县,有着2000多年的刺绣史 。这里的人们习惯把刺绣称为“做生活” 。“一架绣绷,十指春风”,是千百年来苏州镇湖女儿们的日常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邹英姿从小生活在这里,6岁时,便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启了刺绣人生 。
如今,邹英姿生活在镇湖的一座2层楼小屋内,一楼为工作室,二楼为居住 。走入位于一楼的工作室,只见她身穿长袍,一头清爽的短发,在窗边的绣绷上忙碌着,温煦的阳光正好照在丝线上 。
邹英姿
“我是女孩,从小生活在江南苏州地区,所以很自然地当我能控制手的时候,母亲就开始让我去捏绣花针,拿柔软的线,让我以一种很稳定的状态去迅速穿过针眼 。这是我对这一事物的第一个记忆及印象,也是童年的基本训练 。”在工作室中,邹英姿娓娓道来,“小时候要在绣绷边坐满5-8小时,母亲会教我,有时候也去村子里别的秀娘家里学点东西,学习各种技能,去开阔眼界 。所以绣绷是一直陪伴我到现在的最好的伙伴 。”
邹英姿的母亲曾是走在前列的绣娘,改革开放后,她绣的东西有时候是作为外交部用来做外交的礼品 。“母亲认为,姑娘家应该把刺绣做好,一技傍身,这样就可以养活自己,更能养活未来的家庭 。这是我妈妈的理念,当然现在人们的观念不一样了,但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刺绣就是我的本能表现 。”
邹英姿坦言,17、18岁的时候也有过纠结,觉得母亲教的平针绣法枯燥,便去城里寻找老师,最终师从王祖识深研刺绣技艺,直到现在 。
苏绣 《姑苏人家》系列 邹英姿
苏绣 《姑苏人家》系列 邹英姿
苏绣 《姑苏人家》系列 邹英姿
苏绣起源于苏州,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苏绣,其风骨神韵在隋唐时期就已奠定基础,迨至宋元其基本技法与特色已渐趋形成 。宋朝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 。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 。”明朝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 。
邹英姿表示,苏绣可分为民间绣、闺阁绣和官绣,镇湖的这一支传承下来应属民间绣,用于生活,服务于自己的内心 。“刺绣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自己的一种内心及对生活,对身边的家人的爱的表达,是人与人感情之间的一条非常柔软的纽带 。它是一门技艺,以针线做鞋子,做衣服,做嫁衣,给过世的亲人做服饰用来表达对他们在另一个空间的美好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