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匹韦林片( 五 )


利匹韦林片

文章插图
交叉耐药NNRTI定点突变株病毒在使用NNRTIs的患者中曾观察到存在交叉耐药 。单个NNRTI相关性K101P、Y181I和Y181V位点的置换会使利匹韦林易感性分别降低52倍、15倍和12倍 。与单独E138K的置换相比(2.8倍),E138K和M184I的联合置换可明显降低利匹韦林的易感性(6.7倍) 。K103N的置换本身不会降低利匹韦林的易感性,但同时存在K103N和L100I会导致利匹韦林的易感性降低7倍 。同时存在2或3个NNRTI耐药相关性置换位点的突变株(所占比例分别为38%和66%)可使利匹韦林的易感性降低(倍数变化範围为3.7~554) 。初治HIV-1感染成人受试者鑒于全部已有的细胞培养和临床资料, 基线时存在下列任一胺基酸置换的,很可能会降低利匹韦林的抗病毒活性:K101E、K101P、E138A、E138G、E138K、E138R、E138Q、V179L、Y181C、Y181I、Y181V、H221Y、F227C、M230I或M230L 。病毒学失败和发生利匹韦林耐药后很可能对依非韦伦、依曲韦林和/或奈韦拉平产生交叉耐药性 。在TMC278-C209和TMC278-C215的Ⅲ期为期96周的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中,有基线后耐药性数据的87例利匹韦林耐药性分析受试者中,50例(57%)受试者的病毒的利匹韦林易感性降低(变化≥2.5倍) 。其中86%(n= 43/50)对依非韦伦耐药(变化≥3.3倍),90%(n= 45/50)对依曲韦林耐药(变化≥3.2倍),62%(n= 31/50)对奈韦拉平耐药(变化≥6倍) 。依非韦伦组的21例依非韦伦耐药性分析受试者中,3(14%)例的病毒对依曲韦林和利匹韦林耐药,95%(n= 20/21)对奈韦拉平耐药 。与依非韦伦治疗失败的受试者相比,本品治疗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受试者的病毒出现了更多的NNRTI耐药相关性置换,致使对NNRTI类出现了更多地交叉耐药,对所有NNRTIs出现交叉耐药的可能性也较高 。毒理研究遗传毒性利匹韦林的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和小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在大鼠中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当利匹韦林剂量最高至400mg/kg/天出现母体毒性时,未显示对交配或生育力产生影响 。该剂量下的暴露量高于人体推荐剂量(25mg每天1次)下暴露量的近40倍 。大鼠和兔在妊娠和哺乳期间给予利匹韦林,未见明显的发育毒性,胚胎-胎仔无明显副作用剂量水平(NOAEL)下的暴露量分别较成人推荐剂量的暴露量(25mg每天1次)高15和70倍 。致癌性在小鼠和大鼠最长104周经口给予利匹韦林(灌胃法)的致癌试验中,小鼠剂量为20、60和160mg/kg/天,大鼠剂量为40、200、500和1500mg/kg/天 。大鼠试验中未见药物相关肿瘤的发生 。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可见肝细胞肿瘤,该发现可能是啮齿类特异性的 。致癌性试验最低试验剂量下利匹韦林的全身暴露量(基于AUC)分别是人体推荐剂量(25mg 每天1次)下暴露量的21倍(小鼠)和3倍(大鼠) 。药代动力学成人的药代动力学已经对成年健康受试者和成年HIV-1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初治受试者评价了利匹韦林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利匹韦林的暴露量在HIV-1感染的受试者中通常低于健康受试者 。表8:HIV-1感染的抗逆转录病毒初治成人患者利匹韦林(25mg 每天一次)的群体药代动力学估算值(来自为期96周的Ⅲ期试验汇总数据)
利匹韦林片

文章插图
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口服给药后,利匹韦林一般在4~5小时内达到最大血浆浓度 。目前本品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尚未知晓 。食物对口服吸收的影响与进食正常热量(533 kcal)或高脂高热量(928 kcal)的膳食相比,空腹条件下服用本品时利匹韦林的暴露量约降低40% 。当本品仅与富含蛋白质的营养性饮品同时服用时,其暴露量比随餐服用时低50% 。分布体外试验显示,利匹韦林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大约是99.7%,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目前尚未在人体中对利匹韦林在血浆之外(如,脑脊液,生殖道分泌物)的分布进行评估 。代谢体外试验显示,利匹韦林主要在细胞色素P450(CYP)3A系统的介导下进行氧化代谢 。清除利匹韦林的终末清除半衰期大约是50小时 。单剂量口服给予14C-利匹韦林后,在粪便和尿液中可分别回收到平均85%和6.1%的放射性物质 。在粪便中,未代谢的利匹韦林平均占给药剂量的25% 。在尿液中,只能检测到微量未代谢的利匹韦林(< 剂量的1%) 。特殊人群肝功能损伤利匹韦林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和清除 。在一项8例轻度肝损伤(Child-Pugh评分A级)受试者与8例无肝损伤受试者对照,8例中度肝损伤(Child-Pugh评分B级)受试者与8例无肝损伤受试者对照的研究中,轻度肝损伤受试者多次给药后利匹韦林暴露量增高47%,中度肝损伤受试者增高5% 。轻度或中度肝损伤患者中无需调整剂量 。目前尚未在重度肝损伤(Child-Pugh评分 C级)患者中进行有关本品的研究 。乙型和/或C型肝炎病毒合併感染 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乙型和/或C型肝炎病毒合併感染不会对利匹韦林的暴露产生临床相关性影响 。肾功能损伤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轻度肾功能损伤的HIV-1感染受试者与肾功能正常的HIV-1感染受试者利匹韦林的暴露量相似 。轻度肾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由于继发于肾功能不全的药物吸收、分布和代谢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利匹韦林的血浆浓度升高,但目前中度或重度肾损伤患者或晚期肾病患者的利匹韦林药代动力学资料有限或缺乏 。利匹韦林对中度肾损伤的HIV-1感染受试者带来的潜在影响预期不具有临床相关性,故这些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重度肾损伤或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利匹韦林并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控 。由于利匹韦林与血浆蛋白高度结合,因此很可能无法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得到显着清除 。性别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尚未观察到具有临床相关性的利匹韦林药代动力学差异 。种族HIV感染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种族不会对利匹韦林的暴露产生临床相关性影响 。儿科患者12 - < 18岁且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儿科患者接受本品(25 mg每日一次)治疗时,其利匹韦林药代动力学与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成人患者接受本品(25 mg每日一次)治疗时的结果相似 。试验C213表明,体重(33~93 kg)未对儿科受试者中的利匹韦林药代动力学产生有临床意义的影响 。表9:12 - < 18岁且未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儿科患者接受本品(25 mg每日一次)治疗时的群体药代动力学估计值(来自为期48周的Ⅱ期试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