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 。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
2、上香山、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秋风飒飒,黄护叶红 。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 。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
3、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风俗
4、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古时登高源于“避祸” 。
5、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 。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
6、北京流行斗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斗蟋蟀儿的高潮期 。蟋蟀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蟋蟀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据记载,斗蟋蟀儿始于唐朝天宝年间,南宋权相贾似道,“少时游博无行”,掌权后尤喜促织之戏,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促织经》 。明朝宣德皇帝也爱斗蟋蟀儿,致使一只好蟋蟀儿价至数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蟋蟀儿,大概也始于明朝吧 。
7、秋钓边,醉江蟹
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 。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 。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
8、觅秋茶
【寒露习俗是什么】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 。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 。茶分春秋,喝茶却能不分时间地点 。寒露已过,新茶已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