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派( 二 )


田园诗派

文章插图
《归园田居》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 。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 。《怀古田舍》诗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 。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 。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 。如《归园田居》第二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 。《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 。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归园田居》第四首说:“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 。” 《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有会而作》说:“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岁暮和张常侍》说:“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乞食》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田园生活过到如此困顿地步,田园诗写到如此辛酸程度,古今唯陶渊明一人而已 。这些诗虽然大多数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饑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民们的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
田园诗派

文章插图
田园诗派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田园诗派田园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通过这些田园诗寄託了自己的社会思想 。这是诗人田园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所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的愿望,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鼓舞人们反抗不合理现实的斗争 。陶渊明是封建社会中的诗人 。衡量封建社会中的作家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首先就要看到他的作品是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对当时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曲折反映 。田园诗派在这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 。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这里的生活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嬴秦暴政而开闢起来的一个新世界 。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 。我们肯定《桃花源》,主要是肯定它的批判性 。在这里“桃花源不只是隐士的天地,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 。“桃花源”这个空想社会,本身就是对当时晋代社会政治的彻底否定 。陶渊明的笔下的“桃花源”对后世的影响是强烈的、积极的 。他的“秋熟靡王税”的大胆构想,对历代文人创作揭露封建剥削、赋税征徭的作品很有启发 。清初黄宗羲提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 《原君》)主张为了全体人民的福利,取消君位,这种思想和陶渊明的思想是相通的 。综上所述,田园诗派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 。不过,这是通过诗人思想的三稜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 。陶渊明不是单纯地通过直接描写农民日常的痛苦生活,来鞭挞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而是通过描绘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幽美的田园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来否定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 。也就是说,他不是主要通过描写现实中的丑来批判丑,而是通过描写理想中的美来否定现实中的丑的 。诗人这种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是由他个人特定的社会思想所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