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谈儒释道:孔子给了我们最牛嘱咐,老子是中华文明清道夫 世界之最注解

2018年8月14日,余秋雨先生受邀到湖畔大学与企业家们畅聊儒释道文化,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有删节,未经作者审核 。
01、文化是什么?
现在我们在讲文化的时候,好像讲老,讲旧,再弄点诗文这就是文化了 。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文化其实成了我们的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要背那么多诗,要背那么多古文,要知道那么多历史 。
我们的时间那么短,我们的生命其实非常珍贵,我们花得起那么多时间去耗费吗?
请大家想一想,比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更久远,文化更辉煌的有两个地方:一个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文明比中华文明早得多了,而且也非常辉煌,巴比伦文化,不得了 。
第二个是埃及,尼罗河边上金字塔下的埃及文化,也比中国文化久,法老的遗言也是非常精彩 。
如果现在伊拉克人和埃及人成天讲他们的巴比伦文化和法老遗言,世界会怎么看待他们,会提高他们的威望吗?会增加他们的创造力吗?肯定不对 。
我们对于我们的历史文化,对于我们的遗产,一定要用一个现代的,生机勃勃的,开放的态度看 。如果用那种非常崇拜的态度去看,一定不属于今天在座的这些人的基本思维 。
社会上允许有一些老人家,有一些很少有创造力的人,他们去背,他们去记,尽管我们也会提醒他们在电脑时代你们还是最好锻炼身体不要背那么多记那么多了,但是也允许他们 。
而社会最尖端的那些人,如果耗费那么多的精力在实践已经淘汰了的东西里面把生命投进去,你们心里也知道不值得,那还要听人家的,就是虚假了 。
所以今天我首先要讲的,就是我们对文化的含义要有一点认识,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一般理解的文化:古诗、文物、古迹、遗产……但这肯定不是我们一定要提倡的文化 。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有过很多跨国婚姻,很大一批后来慢慢离婚了,离婚的具体原因各种各样,但是总体原因叫“文化差异” 。
文化差异使很长时间的婚姻可以离开,连孩子都可以放弃 。这个文化就是我们现在要关心的文化了,这是很大的文化 。
但是你仔细看,夫妻两个都不会背古诗,也不收藏文物,对文化遗产也没有太大兴趣,这样的人为什么因文化差异而离婚了呢?
我经过认真研究,比较了世界上两百多个文化的定义,比较以后得出了我的定义,可能是世界上最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变成了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最后成果是集体人格 。
比如我认识在美国生活的一对夫妻,丈夫是中国人,他们的裂痕首先是每个清明节丈夫都要回来祭祖,我们在座的人一定都明白原因何在,他们家有兄弟姐妹,趁这个机会聚一聚,这牵扯到中国的精神价值 。
但是对女方来讲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又不是假期,机票又不打折,为什么每年去呢?这就成了生活方式了,这点成为他们两个人情感裂痕的开始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问题 。
所以,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是文化的本质 。至于能不能写诗,能不能背古文,这是非常次要的 。
中国几千年历史,文盲的数字极高极高,但你能说中国人没有文化吗?就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对企业来讲很可能变成了工作方式,工作方式也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我们生命状态了,就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
讲得深一点,长期的精神价值和长期的生活方式,让一群人变成了不同的人,这个不同的人我们叫集体人格,鲁迅把它说成是国民性 。中华民族文化最后的沉淀物,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我们讲文化有时候讲人文,人放进去,中国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