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世遗|兴建安平桥的“六功臣” 安平桥历史之最( 四 )


“望高楼”“金汤永固”石刻 , 是清代里人黄章烈所题 。
除了碑刻外 , 不少石刻也与名人息息相关 。在安平桥桥西牌楼旁 , 南宋绍兴年间原立有左迪功郎、南安县尉陈大方篆书的“安平桥”三字 , 今该碑石仅存“桥”字 。残高1.42米 , 宽1.25米 。陈大方为福建长乐县岱边村人 , 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 , 后来官至新安教授、高州教授 , 是位学识渊博之人 。桥西牌楼的东面 , 今有“水国安澜”石匾 。据说此匾为南安知县盛本所书 , 清嘉庆戊辰年(1808年)立 , 古时匾位于西牌楼的西面 , 2010年才被移至东面 。盛本是浙江慈溪人 , 工书法 , 遗墨流传 , 人皆宝之 。光绪《慈溪县志》称其“工隶草 , 尤善擘窠书” 。桥东段牌楼东面上有“望高楼”“金汤永固”石刻 , 是清代同治甲子年(1864年)里人黄章烈所题 。背面有“寰海镜清”四个大字石刻 , 为“合镇公立” 。安平桥中亭庙前石柱之上 , 有楷书阴刻楹联:“世间有佛宗斯佛 , 天下无桥长此桥” , 这是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安海金墩人黄恩承刻立的 。而最西侧的另一根桥亭石柱上刻着“公定界止籴货诸人越界者罚戏一台” , 此石刻乃是当时商业交易的规约 , 也反映了安海一定自古商业繁盛 。亭前两侧各立有两尊高1.6米左右的石雕武士像 , 披盔戴甲 , 手执长剑 , 形态威武 , 风格古朴 。
安平桥头接近安海三里街处 , 矗立着一座高20.5米的五层六角、砖石仿木空心楼阁式的镇塔 。这塔原名“瑞光塔” , 俗称“白塔” , 系安平桥建成之年 , 乡人以造桥余资建造 , 为安平桥的附属建筑 。其基石用雕琢图纹的花岗石筑成 , 塔身共五层矗立 , 六角飞檐 , 外形仿木构楼阁 , 皆以白灰粉饰;内有沿塔心盘旋而上的阶梯 , 可通塔顶葫芦刹 。古朴雄浑 , 气势非凡 , 遂成船舶近岸航行和出入港湾的航标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 , 柱国太傅、礼部尚书、晋江安平人黄汝良倡议修塔 , 并将“瑞光塔”更名为“文明塔” 。
1938年 , 弘一法师由漳州经同安梵天寺走过安平桥来到安海 , 就驻锡五里桥上的水心亭澄渟院 , 达一个月之久 。在水心亭澄渟院期间 , 弘一法师书写条幅数百广结善缘 。他将自己的居室亲题命名为“澄渟院” , 并撰下“如来境界无有边际 , 普贤身相犹如虚空”“戒是无上菩提本 , 佛为一切智慧灯”等楹联 。弘一法师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佛经 , 后辑为《安海法音录》一卷 , 传为佳话 。
安平金墩黄氏家庙
明代桥上爆发抗倭血战
安海镇南滨海金墩码头至白塔以东一带古称“永安庄” , 是安平金墩黄氏的发祥地 。黄氏安平金墩派始祖为元隐士黄松 , 他元末因战乱避居泉州郡城熙春铺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 , 黄松之子黄良辅 , 由泉州迁居安平“永安庄” 。经过族人的拼搏拓展 , 安平金墩黄氏逐渐繁衍昌盛 , 基业稳固 , 成为安海望族 。而今说起安平金墩黄氏 , 一场发生于安平桥上的抗倭血战 , 更是不可不提 。
据《晋江县志》载 , 明嘉靖年间泉州地域内有倭寇数支 , 贼众万计 , 有些长期屯扎在英林、潘径、泗州、石菌沿海等地 , 对安平镇虎视眈眈 , 先后8次攻入镇里烧杀抢掠 。其时 , 安平城没有驻镇官兵戍守 , 每次倭寇来犯 , 百姓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 官府无能为力 。安平金墩黄氏族人对倭寇深恶痛绝 , 在族人黄仰、黄中色等志士的统率下 , 安平金墩黄氏族人毅然组建“江夏黄家军”抗倭保安平 , 偕安平百姓与倭贼作长期殊死斗争 。明嘉靖戊午年(1558年)端午节 , 在安平桥上曾爆发了一场惨烈的抗倭保城战 。这一天抗倭义勇子弟们返家过节 , 而倭贼趁机来袭 。正在过节的乡民忽闻倭贼前来围攻安平城 , 惊恐不已 , 一时场面大乱 , 乡民争相从南门(现水心亭)跑上安平桥西奔 , 殊不知倭贼船只正在安平桥海港 , 误上安平桥的难民被数以百计全副武装的倭寇追杀 。危急之时 , 黄仰召集黄氏族丁数十人奔安平桥头拒敌 , 经过几个时辰的搏斗 , 斩杀倭首十余级 , 贼终败退 , 安平城得以保全 。然而失败的倭寇贼心不死 , 又调动盘踞在海上的三千贼寇发起疯狂进攻 , 面对寡不敌众的情况 , 有人劝黄仰先避其锋芒 , 退守城内 。黄仰慨然说道:“逃 , 匹夫也 。以一身活万人 , 丈夫责也 。纵不敌而死 , 亦王事之忠 。忠 , 我素志也;得死所矣 , 夫复何恨哉 。”遂率从弟廷英以及族丁在安平桥头与倭贼血战 , 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壮烈牺牲 。黄仰等义士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但却保护了数千百姓的生命和安平城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