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二 )


唐宋以后,募兵制与征兵制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征兵手段,一直到明清时都是古代军队兵力来源的主要途径 。
三国时期流行“世袭当兵”之“世兵制”
除了“征兵制”和“募兵制”这两种入伍方式,事实上,古人当兵的渠道是多元的,如三国时期曹操还实行过“世兵制”,正如《三国志·魏书》记载,“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
世兵制最早出现在先秦时的齐国,兵源出于“军户” 。这些军户就是当兵专业户,与“乐户”专事娱乐一样,军户世袭当兵,也称“营户”、“士家” 。俗话说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最初就是世兵制的一种现象 。
世兵制在元代和明代得到进一步强化,明太祖朱元璋还建立了更为严格的军户和军籍制度 。与曹魏时期一样,明朝军户得世代服兵役,没有朝廷恩准,不得随便更换户籍或脱免 。如果军户全家死光了,则要到其原籍所在地,勾取其族人顶充,这就是所谓“勾军” 。
明朝还有一种“恩军”,由犯人充军,罪人因有机会从军得以免死遣戍,当感怀上恩,故名“恩军” 。恩军有“世代服役”和“终身服役”的区别,很像秦汉时期的“谪兵”,其充实兵源的手段又叫“谪发” 。犯人谪发为军户后,由于子孙世代服役,恩军又被称为“长生军” 。

古代征兵“人高马大”为“兵样”
古代征兵同样有条件限制,正常服兵役最低年龄一般在20岁上下 。如西汉,初年定为17岁,后改定在20岁和23岁 。最大服役年龄在先秦周代,30岁正式当兵,即所谓“三十受兵”;最小的15岁可当兵,如秦朝、清朝及某些战争时期 。
古代最重视士兵的身高 。汉朝规定,当兵的最低身高是六尺二寸,在150厘米左右;宋朝规定征兵的身高标准在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相当于162厘米至18l厘米 。
不同兵种对身高还有不同的要求 。如唐朝时,唐玄宗招募骑兵,要求身高在五尺至五尺七寸以上,相当于150厘米至171厘米;而唐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西川节度使李德裕征兵时,则要求最低五尺五寸,即165厘米 。对持重兵器的士兵往往要求“人高马大” 。如金代,在征选重弩手时,要求身高六尺,相当于187厘米以上 。对担任皇家警卫的御林军(禁军)也都要求是大高个 。如北宋禁军要求在六尺以上,个头不足六尺的只能当“厢兵”,在军中做杂役 。
那么,古代招兵时如何体检?“兵样”是常用模式之一 。所谓兵样,即标准军人 。宋太祖赵匡胤征募兵力时便从军中选出一部分精壮士卒当兵样,分送各地,作为参照标准 。后来,宋朝改用“木梃”代替兵样 。所谓“木梃”,就是刻有尺寸的木棍,也叫“等杖”,又称“等长杖”,是各地新兵体检身高的硬杠子 。
除了身高,对体型也很在意 。据宋张舜民《画墁录》:“(宋)太祖招军格,不全取长人,要琵琶腿,车轴身,取多力 。”
古代当兵视力也必须过关,据南宋《嘉泰会稽志》“军营条”记载,北宋招兵体检大致程序是:“先度人材,次阅驰跃,次试瞻视 。”所谓“次试瞻视”,便是检查视力 。此外,为了选出合格士兵,很多时候还要进行现场体能测试 。据《荀子·议兵》记载,先秦时魏国在招募武卒时即是“以度取之” 。
宋代当兵流行“黥兵制”
对于俗话说的“开小差”,古代有一套用人质作押的手段 。人质作押又叫“质任制”,曹操当年就在军中实行了质任制 。本来最初只在将领中间实行,防止叛逃,将其家属统一安排住在京城,公开说是解决将领的后顾之忧,实际上是当人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