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永远的传奇:三国演义600年不绝的魅力何在

说这部600多年前写就的小说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不为过,《三国演义》诞生后,中国人添加了3个标签:“三国控”、“英雄控”和“阴谋控” 。
为什么偏偏是三国这个时代吸引人,很多人至今困惑 。中国大变乱时代很多:战国、南北朝、隋朝末年、五代十国,为什么偏偏是三国这段历史妇孺皆知?
这就不得不提到3个人——身为史学家的陈寿、裴松之和身为小说家的罗贯中 。陈寿搜集、记录了三国时的历史,写成一部身材骨感的好书;裴松之添加了血肉,S型身材初步成型;但小说家罗贯中的整体包装形象设计,才是全东亚为这个风华绝代的美人所倾倒的关键 。
当然,三国时代确实有比其他时代更适合书写传奇的一些特点,主角们基本都是汉人,而且是单名,念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 。如果写一本《草原帝国演义》,罗贯中就要面临“阿里不哥”、“秃勃尔鲁不花”等复杂如绕口令的将官姓名,这对说书人是一个灾难 。
就算抛开民族情结,这些名字也是读书人和说书人烦恼不堪的,这点听过刘兰芳老师的评书《岳飞传》就可以知道,岳家哥5个,个个好汉;金朝4员大将是哥4个,金花咕嘟、银花咕嘟、铜花咕嘟和铁花咕嘟,勇猛得要死,却能被岳家一个儿子就灭了门(大英雄都善于灭门,这些都是向罗贯中老师致敬,见《三国演义》中赵云杀韩德一家) 。当明朝初年《三国志通俗演义》被当作三国时期的终极作品推出,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都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
从陈寿到朱熹:史书时代的三国
三国事迹能够保存下来,一个四川人功不可没,这就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是汉臣,后蜀汉亡国,跟着刘禅归晋 。当时已经48岁的他开始想着写一本史书 。
他到处采访当事人及后代,寻找文献资料 。当时魏国和吴国的资料有《魏书》、《魏略》、《江表传》和《吴书》,对本国的国君有吹捧或者文过饰非的嫌疑 。神秘主义的东西也不少,比如孙策的死法,当时传言是于吉显魂索命(其实孙策中箭破伤风就能要了他的命),陈寿把这些东西去除掉,形成了一部比较严谨的史学作品 。
《三国志》给后来的《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素材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张辽的善战有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在这里体现得都不错 。当然因为陈寿人在晋营,《三国志》里魏、晋被当作正统,司马懿的形象高大,司马昭弑君之事则写得含混 。
刘宋时代,宋文帝看了《三国志》,认为记述太简略,就令手下的博士裴松之加注释 。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完善,尽管有人认为老裴太絮叨,加进去了应该舍弃的内容,但对日后的罗贯中来说,裴松之是个金矿,他增加的许多史料或者传说,给了罗贯中发挥的空间 。
在唐朝时,三国故事也在民间流传,李商隐的《骄儿诗》就提到“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但这种流传仅仅停留在拿人物性格或生理缺陷来开玩笑 。唐朝的民间艺术是参军戏之类的形式,类似于二人滑稽,难以表现三国时代的英雄大戏 。而史书面目的《三国志》严肃难懂,无法成为流传全国的通俗作品 。
怎么看待三国也是一个“历史问题” 。
东晋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大谈应该以蜀汉而不是魏晋为正统,因为这时东晋朝廷南迁,像极了刘备在四川创建蜀汉的样子,而桓温大臣专权,又让人们联想到了曹操 。这种主张其实是政治需要 。
北宋时主流史观又成了魏晋正统 。宋太祖赵匡胤从柴家孤儿寡妇手里得到天下,这点跟曹家和司马家很像,所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当中,毫不犹豫地把魏晋写成正统 。三国故事,就是一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争宣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