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将三国故事简单化、娱乐化,也让三国故事更容易流传 。和《三国志》那些讲得失的人物传记相比,《三国演义》更强调人物之间的互动,大家在同一段故事当中出没,最要紧的是,那些英雄人物变得形象丰满、可以代入了 。
罗贯中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用民间思维,构思了那些一起打天下的人之间的关系:刘关张3人是最早搭伙打天下的,于是干脆让他们结拜做兄弟 。赵云加入得晚,没关系,让关羽承认他的地位:“子龙久随吾兄,亦吾弟也 。”
他干脆设下“五虎大将”这样的名号,让读者好好地兴奋了一下 。其实历史上赵云的地位远远低于那4位,从来没有独自领军,倒是魏延算得上蜀汉倚重的将领,是集团军司令 。
一个生活在底层的煤铺小学徒,听了三国书看了三国戏,也可以幻想自己是刘备,而一起学徒的李小二王小八是关羽张飞,点心铺老师傅回头可以收作黄忠,至于绸缎庄掌柜的小女儿,嗯,早晚是阿斗他娘……罗贯中的可以代入的角色关系,一下子就把这个故事盘活了 。
除了满足下层人民的英雄幻想之外,官员士大夫阶级也认为此书是一本了不起的职场指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衙门里看见那个讨厌的同僚,看一会儿,就逐渐发现他的脸变白了:他是可恶的曹贼,或者讨厌的于禁……
代入之后收益最大的还是满清的几任君主,萨尔浒之战时的努尔哈赤,尽力模仿的就是博望坡的诸葛亮,而皇太极使用反间计杀害袁崇焕,则来自周瑜计赚蒋干的故事 。据说满人在缺少兵书的情况下,用一本《三国演义》替代,夺取了中原 。
除了提供英雄幻想、政治斗争经验外,《三国演义》也为忙于处理复杂家庭关系的人提供了一些指导 。比如“老丈人是女婿的噩梦”(曹操是汉献帝的老丈人),“大舅子往往居心叵测”(孙权多次想干掉刘备),“丈母娘是救命关键”(吴国太保护刘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曹操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4个兄弟,刘备有关羽、张飞、赵子龙) 。
这种代入风靡了600多年 。金庸在《鹿鼎记》里让目不识丁的韦小宝盛赞康熙:“万岁爷运筹帷幄如诸葛之亮(“诸葛之亮”其实是左宗棠自诩,金庸这里穿越了),小桂子忠肝义胆如关云之长”,还真是符合清廷风气——雍正皇帝的舅舅隆科多,就曾经上奏折说自己像诸葛亮一样忠诚,提到了白帝城托孤,结果皇帝很生气,因为舅舅把他比成了阿斗 。隆科多从此走上了霉运,很快被抄家并饿死 。而乾隆年间一位满人将领被分去做荆州将军(内地最大的将军府,有2.5万满人,是大肥缺),哭丧着脸悲号:“荆州这地方,关老爷都守不住,我去了一定会死的!”
这种代入一直到民国还时有发生 。蒋介石曾经把侯竟如的独立整编95师命名为“赵子龙师”,从这点上来看,他可能没完整读过《三国志》,只读了演义 。他不知道赵子龙不长于攻坚,结果该师在塔山阻击战时,打得凶狠顽强,却始终没能夺取阵地,终于导致了东北的崩溃 。三国最善于攻坚的是乐进(名字也吻合),他应该将95师命名为“乐进师”才对 。
舞台上和游戏中的三国
三国题材的戏曲和小说是平行发展的,这也是戏曲中的许多情节小说当中没有的原因 。但《三国演义》出现之后,戏曲大规模地借鉴改编了这部小说 。
清人入关之后,一直很重视给他们巨大帮助的三国故事 。他们大量建造代表义气的关公庙,而回避抵抗异族的岳武穆 。于是出现了“王爷编剧” 。乾隆年间,庄恪亲王允禄组织编撰了成台的昆曲《鼎峙春秋》,他宣传皇家瑞气,写出来的戏很主流很无趣,而且昆曲柔和内敛,表现三国戏有点吃力,但这激发了宫外的戏班整理三国戏的热情 。
- 历史上孙坚怎么死的三国孙坚死后被葬在哪里
- 揭秘:三国中关羽为什么不喜欢刘备的干儿子刘封
- 揭秘:为何说小说三国里面的江湖气息更为浓重
- 三国间谍战:曹操被自家间谍蒋干坑了N次
- 三国历史事件三国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 赤壁之战:三国曹操输在了哪几点
- 永乐皇帝朱棣的身世之谜:谁才是他的母亲
- 品三国之曹操是如何选定自己的接班人?
- 唐末民变:普及率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