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服饰彝族不同地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彝族不同地区的服饰特点
楚雄型彝族服饰
【彝族服饰彝族不同地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这种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县及邻近地区 。这是古代各部彝族辗转迁徙之地,现时属东、南、西、北、中彝语六大方言的交汇地带,故其服饰尤显纷繁多彩 。总体上看,上穿右衽大襟短上衣,下着长裤,是现代女装的基本款式 。女上装花饰繁多,色彩艳丽,图案以云纹和马樱花一类的花卉为主,多装饰在上衣的胸前、盘肩等特定部位,工艺以镶补、平绣为普遍 。妇女头饰大体可分为包帕、缠头、戴绣花帽三类,若细分则有四十余种,而每种头饰又往往成为某一地区彝族的标志 。男子服饰日趋汉化和时装化,但仍有不少地区保留着披羊皮褂、着火草和麻布衣的习俗,这是其它地区彝族服饰所罕见的 。

凉山型彝族服饰
流行于四川、云南的大小凉山及毗邻的金沙江地区 。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 。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 。
据考古发现,云南晋宁石寨山西汉时代滇王墓出土的贮贝器上就发现此种头饰打扮的人物造型 。可见,扎“英雄结”是相当古朴的传统 。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有的左耳戴蜜蜡彩珠和银耳圈等饰物,下装为长裤,但因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 。未婚姑娘戴各式头帕,育后妇女戴帽,或缠头帕,皆为黑色;妇女双耳皆佩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垂颈部戴银领牌;下着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往往长可曳地,上半部适体,下半部多褶,既突出女子体型,又增添几分婀娜姿态 。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 。
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 。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传统的衣料以毛、麻为主,喜用黑、红、黄色相配搭 。常以挑、绣、镶、染等多种工艺技法制成头镰、羊角、涡形等传统图案 。大小凉山,山川险阻,过去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很少,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留了彝族传统风格,与东晋时期昭通霍氏墓壁上所绘彝族装束一脉相承 。

滇西型彝族服饰
这类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思茅、临沧、保山等地 。妇女上装多为前短后长的右大襟衣,下着长裤,系围腰,套坎肩 。巍山、弥渡两县之间的山区女装色彩艳丽,多绣花纹,佩带绣花毡裹背,其他地区较质朴、素雅 。其头饰或戴布帽,或包青帕,喜缀五彩缨络、串珠等饰品 。颇有南诏王室贵族华美艳丽的遗风 。过去男子穿右衽大襟长衫,宽脚裤,头包青帕,腰系布带或皮兜肚,现在多穿时装 。

红河型彝族服饰
这类服饰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地区,以建水、石屏、元阳等县最为典型 。妇女服饰多彩多姿,既有大襟右衽长衫,也有中长衣和短装,普遍着长裤,衣罩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多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服饰色调极浓,并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图案以自然纹形为多几何纹次之 。男子服饰与其他地方相差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