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 , 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简单的“宋代权力结构图”了——
这是一个分权结构 。君主端拱在上 , 处于超然地位;然后“举一国之权而悉付之宰相”;然后设立平行于宰执的台谏 , 以制衡宰相之权 。这个权力结构的理想形态 , 就如南宋的陈亮所言:“军国大事 , 三省议定 , 面奏获旨 。差除即以熟状进入 , 获可始下中书造命 , 门下审读 。有未当者 , 在中书则舍人封驳之 , 在门下则给事封驳之 。始过尚书奉行 。有未当者 , 侍从论思之 , 台谏劾举之 。此所以立政之大体 , 总权之大纲 。端拱于上而天下自治 , 用此道也 。”
八、经筵
“经筵”是一项侍读制度 , 意在通过对君主的教化 , 让君主接受儒家价值观的熏陶 , 自觉遵循君道 。进而言之 , “经筵”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政教分立”的隐形结构 , 即政权与治统归于君主 , 而道统与教化权归于儒家 。宋代的士大夫有着“教化君主”的抱负 , 所以才说“君德成就责经筵” 。程颐为经筵官时 , 对哲宗小皇帝也是抗颜教训的:一日讲罢未退 , 上(哲宗)偶起 , 凭槛戏折柳枝 。(程颐)进曰:“方春发生 , 不可无故摧折 。”上掷枝于地 , 不乐而罢 。虽然“不乐” , 但也不能不接受程颐的教训 。
九、国是
“国是”为宋代特有的制度安排 , 指君主与士大夫集团共同商定、制订的“基本国策” , 南宋初的宰相李纲说 , “古语有之云:‘愿与诸君共定国是’ 。夫国是定 , 然后设施注措以次推行 , 上有素定之谋 , 下无趋向之惑 , 天下事不难举也 。”“国是”一旦确定下来 , 对皇帝、对廷臣都有约束力 , 皇帝想单独更改“国是” ,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宋神宗朝以“变法”为“国是” , 则变法派能以“国是已定”为由 , 阻止神宗皇帝起用保守派领袖司马光;南宋高宗确立“和议”为“国是” , 孝宗虽有心抗金 , 却终难有作为 。
十、公议
朱熹曾质问有专权倾向的宋宁宗:陛下所作所为能“尽允于公议乎”?“公议” , 显然也是一道限制皇权的绳索 。在朱熹看来 , 君主不可专断 , 即使君主作出的裁断是正确的、“悉当于理” , 这样做“亦非为治之体” 。为治之本乃是服从于“公议” 。《尚书》中有“惟辟作福 , 惟辟作威”的说法 , 意思是说 , 君主应专行赏罚、独揽威权 。听起来有些君主独裁之意 。但苏轼对这句话作出了新的解释:“此言威福不可移于臣下也 。欲威福不移于臣下 , 则莫若舍己而从众 , 众之所是 , 我则与之 , 众之所非 , 我则去之 。夫众未有不公 , 而人君者 , 天下公议之主也 , 如此 , 则威福将安归乎?”这么一解释 , 便有几分“民主政治”的意味了 。君主如果服从于“公议” , 自然谈不上君权独裁 , 而且同时 , 也避免了威柄为左右一二权臣所擅 。
赵宋君主未必都能做到“舍己而从众” , 不过宋代确实比较尊重“公议”的力量 , 宋人自己都说 , “本朝治天下 , 尚法令、议论 。”如果君主行事不合法度 , 立即就会受到“公议”的围攻 。真宗朝时 , 皇帝在与宰相李沆的一次谈话中提到:“朝廷命令尤宜谨重 , 每出一令 , 舆人不免谤议 , 或稍抑之 , 又塞言路 。”李沆说:“人之多言固可畏也 。”这是在提醒皇帝要敬畏人言、公议 。而王安石宣扬“人言不足恤” , 用意则与此相反 。
- 唐顺宗李诵的皇后是谁?唐顺宗李诵后妃简介
- 明英宗朱祁镇怎么死的?明英宗朱祁镇的墓在哪
- 清朝哪个皇帝的妃子最多?
- 景泰蓝的由来景泰帝朱祁钰与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明代宗朱祁钰的墓在哪?朱祁钰死后葬在哪
- 为何朱祐樘堪称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 谁是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人公?到底谁借谁的箭
- 解读: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在隆中到底唱的是什么?
- 揭秘:史上皇帝第一副春联为何成了灭国的预言?
- 揭秘: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的古代文人才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