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风俗习惯: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 。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形成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 。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满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满文创制于16世纪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 。17世纪四十年代,满族大量入关后,普遍开始习用汉语文 。
1.禁忌:满族人也有禁忌 。主要有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如狗皮帽子等 。打猎时不打乌鸦、喜鹊 等 。
2. 宗教信仰:满族早期信奉萨满教 。入关后,又信奉佛教 。萨满教同佛教在满族中同祀供奉 。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 。“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意为“疯狂的人” 。汉译为“巫” 。“萨满”有男有女,并分家萨满和跳神萨满 。
祭祀时主持礼仪的家萨满早已不存在了 。跳神治病为业的神巫,在一些偏僻乡村还偶有活动 。早在清代就屡有禁令,但屡禁不止 。建国后,国家禁止一切封建迷信活动,但仍有少数人以此为业,骗取钱财 。
满族还崇拜自然神,如天地神、山神、星神、树神 。崇拜以动物为图腾的鹊神、乌鸦神 。至今在一些满族聚居的乡村,每逢年节还烧香供奉,祈求保佑全家平安顺利 。
现在有的满族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但人数不多 。
3.丧葬: 旧时,满族人对丧事非常重视,家中亲属死后要隆重举行丧礼 。丧礼概略为:
(一)“倒头”: 亲人死后先请“吉祥板”,板下支矮凳 。待将死者全身洗净穿好“寿衣”后,由孝子抱头、子侄辈托全身抬上“吉祥板”,在死者头前放小桌,供“倒头饭”,插上“打狗棒”,点好“油灯碗”,子女及本家近支平晚辈依次立或跪于“吉祥板”前,“举哀” 。门前立“幡杆”,表示死人之家 。由于受汉族影响,建国前,满人也有挂“挑钱纸”的 。
(二)“报丧”:死者停放完毕,即发“口报条”向亲友“报丧” 。用白纸条写清地址、人称、死亡年月日时和“接三”(表示丧事大典开始)日期 。亲友接条后即于当日和“接三”前前往吊唁 。“接三”时再去“送三” 。与此同时,丧主印“讣闻”分送亲友,注明丧家住址 。“讣闻”上写明“接三”、“唪经”、“伴宿”、“发引”等项,以便亲友前来吊唁 。
(三)丧事经过“起经”、“伴宿”等仪式后,即进行“发引”(出殡) 。亲友们按“讣闻”开列时间,于清晨前来送殡 。俟吉时到,高举两支“门图”(表示丧家属于哪个旗),八根旗子分开左右,孝子率领全家行礼哭出灵堂,亲友们送“金棺”到大门内,孝子跪在杠前奠酒行三叩礼,丧家长辈向亲友拦送致谢,内眷即坐车送殡 。
(四)安葬:大杠到达坟地,按照风水先生订好的时辰安葬 。孝子捧过“头锨土”往棺上一洒,举哀,然后全家一起举哀 。本族家长下令“掩土”,埋起坟头 。坟前摆供,插上纸糊“佛陀” 。孝子奠洒,三奠三叩,供奶茶行一叩礼,焚化“佛陀”等,到此礼成 。三天后再来上坟,叫“圆坟” 。
(五)其他:有七天“烧头七”,“五七”烧伞,60天烧船、桥,100天上坟时,儿、媳、孙及孙媳脱孝“释服”,穿素服2 7个月 。此后,死者逝世一周年、三周年办事追祭,在大庙奉经,送库,亲友前来致祭 。一周年叫“小祥”,三周年叫“大祥” 。
以上丧礼,满族人家都照此进行 。因贫富不同,繁简各异 。易县满族有“三日圆坟后孝子往各家谢孝”之俗 。河北各地满族人家,在清明、中元(七月十五日)、腊月均上坟扫墓,十月初一“送寒衣”,腊月三十“烧包袱” 。此俗至今仍在各地广泛流行 。今天,满族丧礼从简 。实行火葬,仍然按时扫墓 。
- 情人节的传说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的传说故事
- 满族的节日满族的节日有哪些及其怎么来的?
-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 古代人如何过中秋节的?唐代女人爱拜月
- 古时候怎么过中秋?古人中秋节常做的十件事
- 万圣节是几月几日?西方鬼节万圣节的由来
- 清明上河图上究竟有多少人?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 滴血认亲古代的亲子鉴定滴血认亲靠不靠谱?
- 皇妃贾元春的悲剧:贾元春省亲为何会泪流满面?
- 红楼梦中的柳五儿是谁?柳五儿简介及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