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0过秦论 可谓历史之最同义词( 五 )


② 合从缔交 , 相与为一
首次合纵在前334年至前332年之间 , 苏秦说六国合纵 , 任纵约长 , 佩六国相印 , “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前318年 , 苏秦再次约六国攻秦 , 楚怀王任纵约长 , 至函谷关 , 秦出兵击六国 , 六国皆引兵而归 。此外 , 前298年 , 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秦 。前247年 , 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 , 政论叙史只是一种概述方式 , 跟史书记载不尽相同 。
③ 伏尸百万
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死亡人数 。秦击六国杀伤人数皆有记载 , 如前293年击韩伊阙 , 斩首24万;前273年击魏华阳军 , 斩首13万(《年表》作15万);前260年 , 破赵长平军 , 杀卒45万(10万以下不计) 。
④ 成败异变 , 功业相反
这句话是对陈涉起义的肯定 。陈涉于起义后半年即被叛徒杀死 , 但作者认为他是成功的 , 功业极大 。司马迁也表示过同样的意见 , 《史记·陈涉世家》云:“陈胜虽已死 , 其所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 由涉首事也 。”
四、参考译文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 拥有雍州的土地 , 君臣牢固地守卫着 , 借以窥视周王室(的权力) , 有席卷天下 , 征服九州 , 横扫四海的意图 , 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在那时候 , (有)商君辅佐他 , 对内建立法规制度 , 大兴耕作纺织 , 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 , 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 。这样 , 秦人毫不费力地夺取了西河之外的土地 。
孝公死后 , 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 , 沿袭前代的策略 , 向南攻取汉中 , 向西吞并巴、蜀 , 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 , 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 。诸侯恐慌害怕 , 开会结盟 , 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 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 , 订立合纵盟约 , 结成一体 。在这个时候 , 齐国有孟尝君 , 赵国有平原君 , 楚国有春申君 , 魏国有信陵君 。这四位封君 , 都见事明 , 有智谋 , 心地诚而讲信义 , 待人很宽厚 , 对贤能之士很敬重 , (他们)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 , 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结成联军 。在这时 , 六国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 ,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为各国)沟通意见 ,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 , 上百万的军队 , 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 。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 , 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 , 不敢入关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 , 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 。这样一来 , 纵约解散了 , 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 , 追赶(九国的)败兵 , 百万败兵横尸道路 , 血流(成河) , 大盾牌也漂浮得起 。(秦人)凭借这有利的形势 , 割取天下的土地 , (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强国主动表示屈服 , 弱国(按时)入秦朝拜 。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 , 他们统治的时间不长 , 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