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0过秦论 可谓历史之最同义词( 二 )


第二部分(第5段) , 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 , 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 。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 , 而且比过去强大 , 因为它占有天下 。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装备等方面将九国之师与陈涉之众作对比 , 均不可“同年而语” 。尽管如此 , 二者却“成败异变 , 功业相反” 。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 。第二层 , 照应全文 , 归纳中心论点 。“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 , “然后以六合为家”两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两句 。水到渠成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二、问题探究
1.本文从秦孝公写起 , 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 。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 。这一点 , 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 , 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 , 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 , 后来由于“商君佐之” , 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 , 虽然在此之前 , 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 以史实为论据 , 用观点统率材料 。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 , 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 , 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 , 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 , 这就转入守势了 。处于攻势“高诈力” , 处于守势“贵顺权” 。“顺权” , 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 。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 , 不施仁义 , 故而迅速灭亡 。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 。要讲清这一点 , 就必须以史实为据 , 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 。例如秦“取西河之外” , 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卬而袭破其军的结果 , 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 。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 , 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 , 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 , 秦土日广 , 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 , 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 。说到秦统一全国后 , 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 。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 , “其道不易 , 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 , 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 , 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 , 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
② 对比论述 。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 , 上文已有说明 。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 。昔年 , 九国之师 , 以“十倍之地 , 百万之众” , 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 , 却遭到惨败;而今天 , 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 , 进攻占有天下的秦 , 反而取得成功 , 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 。这样来论述 , 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