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溥仪为何怒称是战犯审判我们?( 四 )


1931年9月22日,沈阳的枪炮声刚刚平息,板垣征四郎在沈阳参加了关东军的秘密会议,会上炮制出所谓的“满蒙问题解决方案”,提出要以溥仪作为“国家元首”建立“新政权”,“领土”包括东北及蒙古,“国防和外交”由日本帝国掌握 。9月30日,板垣还专程派人前往天津与溥仪接触,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
这时,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土肥原贤二出现在溥仪面前 。
土肥原贤二是个长期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阴谋家,他在各路军阀中游走多年,致力于分裂中国的勾当,日本投降后,他作为28名甲级战犯之一,被东京法庭批捕 。
1931年3月,日本在天津设立特务机关,土肥原任机关长,那时就与溥仪多有接触 。“九一八事变”当天,土肥原被召回隶属于关东军司令部的奉天特务机关,成为事变核心指挥之一 。10月25日,土肥原又到了天津 。
对伪满洲国的建立,溥仪其实不像他说的那样完全被迫 。在他看来,那是一个复辟清王朝的机会 。在和土肥原的会面中,溥仪最关心的是“满洲国”的“国体”,当时,土肥原贤二信誓旦旦地表示,“当然是帝国,这是没有问题的 。”
但在溥仪的智囊中,一直存在两方意见,包括他的生父载沣、老师陈宝琛在内的一些人始终对日本人心存怀疑,不赞成他贸然前往东北 。溥仪开始有几分犹豫,这时,一些带有威胁意味的“礼物”出现了,也就是溥仪在法庭上所说的“水果炸弹” 。
驻在静园附近的日本兵拿走了炸弹,第二天便鉴定它们是张学良的兵工厂生产的 。数封措辞强硬的恐吓信也被送到了溥仪的桌面上,上面的基本意思都是“如果不离开,便会有生命危险” 。惊吓之中,溥仪决定,立刻动身去东北 。
其实,第二天的《北平晨报》上便有人披露,炸弹是土肥原贤二安排的 。
溥仪告诉法庭,1931年冬,他和板垣征四郎第一次见面 。板垣对他说:“东三省的张学良旧政权压迫人民推行劣政,所以发生了种种事件,严重影响了日本的既得利益,为了驱逐他们,谋福于民,希望能在满洲成立新的政权 。”板垣邀请溥仪当这个“新国家”的元首 。
季楠问:“你答应了吗?”
溥仪说:“我拒绝了,因为板垣希望新政权要用日本人做官 。”
溥仪当时确实拒绝了板垣,却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
根据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会见板垣》一节,板垣告诫溥仪,“这不是大清帝国的复辟,这是一个新国家,由五个主要民族组成,即满族、汉族、蒙古族、日本族和朝鲜族 。”溥仪发现自己坐的不是大清的龙廷,便表示了反对意见 。
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屈服了 。
溥仪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转变的,“我是真心想拒绝的 。然而,一则有板垣用武力威胁,二则有我的顾问们以生命危险为理由劝我答应,三则因我已处在旅顺也就被日本握在手中了,还有什么话可说!一旦拒绝日本势必杀我灭口 。实在因为不得已,我屈服了 。”
“次长正在办!”
19日,溥仪第二次上庭刚刚到场,季楠检察长便提到了1932年的“李顿调查团” 。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没多久,国联便派人前去东北调查“九一八事变”后形成的“满洲问题”,当时,溥仪并没有做出任何针对日本人的指控 。
溥仪在法庭上承认,曾经与李顿本人在长春见过一面,“我很想找个机会单独与他谈话,可事实上办不到 。我当然应该把满洲的实际情况告诉他,但是在我的身边和周围,总有许多日本军官和宪兵,借保护之名监视我,我怕向他说了,日本人将杀害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