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却秦救周未能得九鼎:这是被个吃亏的买卖吗?

读《战国策》“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说的是秦国发兵想要周的九鼎,周君担忧,告诉大臣颜率 。颜率说大王别怕,我到齐国去搬救兵 。于是到了齐国,面见齐王,说秦国不讲道义啊,想要我们的九鼎,真要打起来,我们挡不住,还不如您救我们,九鼎就送给齐国了 。您帮弱小的周国,能得救人危难的美名啊;得到九鼎,那是更大的实惠啊 。”齐王好高兴,发兵五万,秦国就知难而退了 。
问题又来了,齐国来要鼎啊,难道周真要送过去吗?没这好事 。颜率又来了,先说了通感谢的话,又说我们也愿意送您,但您从哪里拉过来啊?齐王说借道魏国或者楚国啊 。颜率说,都不行,他们也早就想要九鼎了,从那里过 。不是送上门去吗?而且,这鼎是又大又重,不是什么杯子盘子,自己又不能跑又不能飞,得九九八十一万人才拉得动,呀,真不好办啊——齐王看出来周不想献鼎,却又没办法,只好算了 。
故事讲完,觉得有点奇怪 。
齐王身边不是有谋士有大臣吗?派大军去救周,总要在朝堂上讨论讨论吧?难道当时就没有人能想到就算得到了鼎,怎么运过来吗?会不会其实有人想到了,也提出来了,不被接纳呢?齐王被周的传国之鼎迷了双眼,以致于听不进意见?又或者,廷议的结果是,鼎,周是未必会给,但发兵,就像颜率说的那样,能得个名声嘛;为了面子,这事也值了 。何况,还能牵制试探一下秦国的虚实,有利于齐国啊——问题是,若秦国不退兵,齐国真的会为了周与秦打起来吗——书中没写,不知道 。
也许,正是为了图虚名,在明知鼎难到手的情况下,才决定派兵救周 。也正因从没抱希望,与颜率的对话,其实更多是在调侃周的弱小吧——而并非颜率真那么牛能将齐王玩弄 。
【齐却秦救周未能得九鼎:这是被个吃亏的买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