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清溪向三峡 夜发清溪向三峡下( 七 )


朋友中,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即苏涣 。苏涣系四川眉山人,少时尚武,善用白弩,经常抢劫商旅 。商人苦之,骂他是白跖——意为操白弩的强盗 。后来,苏涣幡然醒悟,折节读书,中进士,任御史 。杜甫流落潭州时,苏涣也在潭州 。有一天,苏涣坐着轿子来到江边,找到杜甫的客船,慕名拜访 。交谈中,杜甫听他背诵了近作,大为赞赏,称其“才力素壮,词句动人” 。后来,杜甫写了一首诗赠送苏涣——这首诗的题目,是杜甫所有作品中最长的,竟有将近一百字 。诗中,杜甫赞扬苏涣,认为他的作品超越了建安七子,足以与四川最著名的两个文人,即扬雄和司马相如并驾齐驱 。
后来,苏涣到岭南投奔哥舒晃,杜甫写给时在岭南的裴虹的诗中,要裴虹向苏涣致意,并对他寄托厚望: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文武全才的苏涣,后来竟煽动哥舒晃造反,两人均被朝廷诛杀 。当然,这是杜甫不知道的了 。那时,他已去世数年 。
在潭州与杜甫相会的,除了苏涣这个新知,还有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旧交 。即李龟年 。
唐玄宗时代,李龟年及兄弟李彭年、李鹤年均系名噪一时的宫廷音乐家,深受玄宗赏识 。在长安时,杜甫与他有过交往 。安史之乱后,玄宗幸蜀,李龟年流落江南 。不承想,两位昔年名噪京华的大师,竟在如此的失意与彷徨中邂逅 。杜甫写下的那首诗,也成为后人传诵的名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这个暮春是伤感的,也是离乱的 。春末,湖南兵马使臧玠造反,杀害了湖南观察使崔瓘(苏涣本是崔瓘部下,崔被杀,他才前往岭南) 。潭州沦为兵火之地,杜甫惟有离开 。他又一次溯江南行——这一次,他想去郴州投奔他的远亲崔伟——杜甫的母亲崔氏,与崔伟是一个大家族的 。算起来,杜甫要叫他舅舅 。
从潭州到郴州,必经衡州 。在衡州,杜甫的客船由湘江进入耒水 。今天的耒水东岸,有一座叫新市的古镇,曾是新城县治,已有1500年历史 。770年夏天——这是诗圣的最后一个夏天,他的生命行将进入终点——杜甫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困在了新市 。那时,新市叫方田驿 。
杜甫晚年的穷愁与潦倒,至此极矣:洪水太大,他的船无法行驶,周边没有买米购物的集镇或人家 。全家人困在船上,饿着肚子,望着汹涌的洪水发愁、发呆、发昏 。好些天后,耒阳聂县令闻知,派人送来牛肉和酒 。——因此,有一种说法是,饿了几天的诗圣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终至饫死——也就是暴饮暴食而暴死 。包括《旧唐书》在内的一批史书都持此说 。作为对这种说法的支持,耒阳一中校园里,有一座杜甫墓 。
但是,通过杜甫诗作和另一些史料,庶几可以断定:杜甫并没有死于耒阳,醉死或胀死均属子虚乌有 。聂县令解围后,不知是洪水未退还是其它原因,总之,杜甫不再去郴州,他又折回潭州——这是他第三次泊舟潭州城下 。

夜发清溪向三峡 夜发清溪向三峡下

文章插图
今日湘江上的杜甫江阁 (IC Photo/图)
今天,湘江从长沙流过,将城市一剖为二,河东为老城区,河西为新城区 。老城区的湘江岸,耸立着一座四层仿唐建筑,这就是前些年为纪念杜甫流寓而建的江阁 。站在阁楼上,凭栏远眺,宽阔深碧的湘江对岸,就是人文荟萃的岳麓山 。
第三次来潭州,杜甫系舟于离江阁不到一公里的小西门,恰好与他曾拜访过的贾谊故居近在咫尺 。长沙是著名火炉,夏天极为炎热 。对病骨支离的杜甫来说,长年累月的船居,意味着还要因居所狭窄而更加难以忍受 。他的病更重了 。病中,杜甫想念一种唐人称为雕胡饭的食物 。所谓雕胡饭,就是用菰(江南称为茭白)的籽实做成的饭 。“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然而,“客子庖厨薄”,这一小小的愿望竟然无从实现,杜甫到底还是没能吃上念兹在兹的雕胡饭 。
770年秋冬之际,当潭州天气转凉时,杜甫却决定离开——离开潭州,离开荆楚,离开南方 。可以推断,此时的他,已然万念俱灰,他只想回家,只想死在故乡的土地上 。因为,在安土重迁的古人眼里,客死异乡乃是人生最大的不幸,甚至超过了不幸本身 。
于是,杜甫又一次看到了烟波浩淼的洞庭湖 。风急天高,水阔云低,杜甫以一首五律作别湖南亲友 。诗中,他再一次自怜、自伤、自挽: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