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蜀汉大将魏延是否真的参与了叛乱活动?

找来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商量撤兵事宜,为什么偏偏没有最高军衔的魏延?
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是什么用意?
魏延抢先南归后,为什么仅仅是占住了褒谷口,而不是占领褒中、南郑或者发兵成都?
为什么魏延的军队溃散而不是杨仪的部队溃散?
蒋琬等人为什么会一致认为魏延造反?难道杨仪就不会造反?
杨仪骂魏延是“庸奴”而为什么不是“反贼”?
史书的书写,历来要求“秉笔直书”,作者要加以评论,一般要放在最后,《三国志》的习惯做法是“评曰”,可是《魏延传》为什么要用“原延意……,本指如此 。不便背叛”这样的推论性文字?
魏延之死,虽然疑问成堆,但结局却也快捷,那就是魏延迅速南归,迅速溃败,立刻被杀;杨仪紧追不舍,不战而胜;蒋琬从容出兵,只得到魏延死讯,就立刻撤兵,事情到此结束 。
这就像是一出写好的剧本,舞台上的演员不管他是怎样尽情的表演,都是要按照既定的本子在走,他既脱离不了这个舞台,也跳不出这个剧情的大纲 。
而让人的感觉是,这个剧本则更像是诸葛亮早已经写好的 。
诸葛亮感觉自己病得很重了,他知道,蜀汉国不能再继续伐魏了,大军必须要回到蜀国,趁着魏国人还没有知道真情 。应该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都是必须要做出的军事行动的调整,不管是在整个蜀国,还是在伐魏前线,诸葛亮都是绝对的核心 。当这个核心需要转移的时候,大军是不能留在前线继续作战的 。诸葛亮很清楚地知道,目前这支军队有两个关键人物,长史(前线总参谋长)杨仪和大将魏延(军衔最高) 。诸葛亮还知道,把大军带回蜀国这个遗命,杨仪会执行,而魏延不会执行 。因为在此之前,魏延总是希望自己带领着一军和魏国作战,假如把军队交给魏延,魏延必定会改变自己的伐魏方略,而这是蜀汉国最为现实最直接的危险 。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征,总是请求给他一万人,和诸葛亮分道出击,然后在潼关和诸葛亮汇合,诸葛亮总是不同意 。”实际上,这是诸葛亮认为魏延不会听从自己遗命的依据,因为这是魏延和诸葛亮战略思想上的冲突 。诸葛亮伐魏,总是从一个方向进军,即所谓的“六出祁山”(实际没有六次) 。走这条路线是最为稳妥的用兵方略,进攻有利,可以进一步得一地;不利,不会有大的损失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诸葛亮能够占有三秦之地,魏国的国力会是多大的损耗?而蜀、魏两国的力量对比又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可魏延不是这样,他上来就是决战,而这种战略的实施一旦不利,对蜀国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就当时蜀、魏两国的力量对比来说,蜀国一战而胜的概率很小 。也就是说,一旦让魏延掌权实施这种方略,很可能会给蜀国带来灾难 。这就是姜维后来仍然走这条路线的根本所在 。
所以,诸葛亮临终没有让魏延前来交代后事,而是只留下一个遗命,让魏延断后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诸葛亮不能让魏延前来当面交代后事,如果那样,魏延一旦提出来由他来继续伐魏怎么办?一个病危之人,是没有力气和时间去说服魏延执行命令的 。更何况魏延和杨仪历来不和,魏延趁机对杨仪发难,蜀汉国谁又能阻止得了他?所以,只有留下遗命,他魏延自己去选择吧!
这样的安排,可能会有三个问题出现:
魏延会独自向魏国发起进攻吗?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已经三个多月,进攻的突然性已经不存在,魏延如果单独进攻,既没有左右保护支持,又没有后勤保障,没有取胜的可能 。魏延是大将,这一点道理应该还是明白的 。所以,当费祎来到魏延军营时,魏延要和他一道安排军事部署,仍然是整个大军留下来,只是很少一部分人护送着丞相灵柩回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