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蜀汉大将魏延是否真的参与了叛乱活动?( 二 )


魏延会攻击杨仪吗?应该说诸葛亮最担心就是这个,所以他安排魏延断后,让姜维军在他和杨仪中间 。对于这种安排,杨仪应该很清楚丞相的用意,所以,即便是诸葛亮没有交代,他也会作出认真的准备 。这种遇到变故的撤退,不是大军凯旋,即便是不防魏延,防魏国也要有所准备 。
诸葛亮不担心魏延投降魏国吗?应该是不会 。魏延在蜀国已经地位很高了,三国早已经形成鼎足之势多年,各自都有些支柱重臣,魏延到魏国,不可能得到比在蜀国还高的位置 。这和三国未形成鼎足之势之时有很大的区别 。魏延是想代替诸葛亮当丞相,不是在蜀国不受重用而是想更进一步 。魏延有野心,这一点此前已经有所显露,因为他曾经梦见自己头上生角,但他的野心在蜀国,不是在别的地方 。
诸葛亮还是希望魏延能够执行这个命令的,毕竟,魏延是大将,任何的变故都是蜀汉国的损失 。也正因为如此,他只是让杨仪来执行遗命,并没有让杨仪代替其职务,除了对杨仪也不是十分钟情之外,更重要的是不刺激魏延 。
当然了,魏延真要攻击杨仪,诸葛亮也有预案 。
当魏延和杨仪互相告发对方“叛逆”的时候,远在后方的蒋琬,他怎么就确定是魏延在作乱?当他从容率领宿卫营北上制止叛乱的时候,只走出十几里,听说魏延的死讯就停止了 。既然两军已经打起来了,难道就不害怕杨仪趁机发难?其实,这一切最明白的莫过于蒋琬!诸葛亮死后,代替其职务的正是蒋琬 。平时,诸葛亮总说,要与蒋琬“共赞王业”,还秘密地给后主上表,说如果自己去世,就由蒋琬代替 。蒋琬是丞相留守府的长史,后方的一切行政权力早已经掌握在手中,魏延和杨仪能够给皇帝上表,难道前方的那个费祎就不能给蒋琬报信?何况,谁又能保证两人平常就没有议论过魏延其人?
实际上,这时候的魏延已经受到前后夹击 。这边,蒋琬在率领大军从成都出发,那边,杨仪率领大军紧追不舍,即便是他烧毁了栈道,又能有何作为?杨仪跟随诸葛亮多年,又经常为诸葛亮“规画分部”(规划分布安排),仅仅是对付一个使性赌气的魏延,这点儿事情难不倒他 。所以,杨仪始终紧紧地跟着魏延,没有让他甩开自己,也没有让他阻隔在魏国境内 。
至此,魏延的命运已经决定了,那就是“乱”名已经成立,失败已经注定 。
魏延或许没有想到叛乱,因为他既没有占领蜀国的边城褒中,也没有占领南郑,更没有回去占领成都,只是烧了栈道,占领了褒中谷口 。烧了栈道干什么?就是让你杨仪回不来,这样都城听到的前方消息都是他魏延所说,也就是说,话语权掌握在魏延手中 。但魏延忽视了一个天大的问题,诸葛亮的灵柩在杨仪军营当中 。这就是众将士认为魏延不在理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是蜀汉国实际的掌权者,他的话比圣旨还要管用 。这就好比一个皇帝,他有很多个儿子,他选定了一个儿子接班,不管有多少人不愿意,说这个儿子不是块料,都改变不了这种决定 。这就是杨仪派了一个很没有名气的何平,到了军前大喊了一嗓子,也就是搬出来丞相的牌位一亮,魏延军立刻四散的原因 。杨仪军不散也有这个原因,另外还有,军队还在魏国境内,要想回家也要先回到自己的地盘上才行 。这和黄权情况不一样,黄权及其部属是没有回去的希望了——归路已断 。
当兵众散尽,魏延已经明白过来,他彻底失败了 。但他或许还有幻想,认为皇帝能够明白,他不是谋逆,也没有叛国 。但杨仪不给他这个机会,他要彻底除去这个对手,既雪心中之恨,又没有了竞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