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鱼的鸟鸬鹚怎么读-鸬鹚怎么读

鸬鹚怎么读1

捉鱼的鸟鸬鹚怎么读-鸬鹚怎么读

文章插图
lú cí 。鸬鹚:水鸟,羽毛黑色,有绿、蓝、紫色光泽,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 。能游泳,善于捕鱼,喉下的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可以放在囊内 。我国南方多饲养来帮助捕鱼 。通称鱼鹰,有的地区叫墨鸦 。北齐·颜之推 《稽圣赋》:“黿鳖伏乎其阴,鸕鷀孕乎其口 。” 唐·杜甫 《田舍》诗:“鸕鶿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
鸬鹚: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 。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 。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 。栖息于海滨、湖沼中 。飞时颈和脚均伸直 。中国有5种 。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 。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 。鸬鹚是中到大型的海鸟 。形体最小的是侏鸬鹚,体长45厘米,体重340克,最大的是弱翅鸬鹚,体长100厘米,体重5千克 。在1850年灭绝的眼镜鸬鹚体型也相当大,体重平均达6.3千克 。多数鸬鹚,包括几乎所有的北半球物种,主要有深色的羽毛,但一些南半球的物种是黑色和白色,少数羽行相当丰富多彩 。许多物种在脸上的肌肤有颜色,可以是明亮的蓝色、橙色、红色或黄色 。通常在繁殖季节变得更鲜艳 。该物种的鸟喙长而薄,常大声呼叫 。它们的脚有四个脚趾,之间有蹼 。这些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 。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 。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 。
词语溯源|“舴艋”与“蚱蜢”2 “舴艋”音zéměng,此二字并不多见 。但如果读过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就应该知道它所指的是一种小船 。成书于南朝梁代的我国第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汉字字典《玉篇》就提到:“舴艋,小舟也 。”很多诗词注解也都这么标识 。
“舴艋”在古诗文中常见,如“车螯近岸无妨取,舴艋随风不费牵”,“葫芦盛酒待明月,舴艋载琴当上流” 。但最早可见“舴艋”一词的是在《广雅·释水》中:“舴艋,舟也 。”“舴艋”是一种船很好理解:第一,它从“舟”旁,自然与船相关;第二,李清照词句中的“舴艋”二字置于“舟”字之前做定语,表示“舟”的属性,也提示是船的一种 。
但“舴艋”二字为何偏偏是指一种小船而不是大船呢?这得看与“舴艋”音貌相近的“蚱蜢”一词 。“蚱蜢”音zhà měng 。蚱蜢另名蚂蚱(mà zha)、蝗虫、油蚂蚱、草蜢子,北京人也有称“蚂蟑”的 。蚱蜢何许虫也?一种植食性昆虫,有绿色、褐色、黄绿色的,一般人都见过或者都认识 。蚱蜢体型小,头部呈向前上方昂起生长的状态,尾部也略微翘起,这种姿势像金元宝、东北饺子,也像用鸬鹚捕鱼的渔翁两脚所踏的捆绑在一起的小船 。说“舴艋舟”是一种“小”船,这与蚱蜢到底有何关联呢?王念孙《疏证》里提到:“《玉篇》:‘舴艋,小舟也 。’小舟谓之舴艋,小蝗谓之蚱蜢,义相近也 。”这里所言的“义近”,应指大小、形态的相近,捕鱼人所用的小船与蚱蜢在大小形态上确实相似 。其实,不仅是“义近”,音也有相近之处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蚱蜢”用当地方言读出来与zé měng音相同或相近,只在声调上略有变化 。况且,自然界“蚱蜢”的存在早于充满人类智慧的“舴艋”的出现 。那么“舴艋”一词当取材于“蚱蜢”,取其形似,也取其音似 。
「诗词鉴赏」古诗词中鸬鹚,极具文化背景的名鸟3鸬鹚俗称鱼鹰,因其捕鱼本领高超,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人认为雎鸠就是鸬鹚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乌鬼”便是鸬鹚 。而诗人杜荀鹤在《鸬鹚》一诗曰:“一般毛羽结群飞,雨岸烟汀好景时 。深水有鱼衔得出,看来却是鹭鹚饥 。”......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赞写鸬鹚的诗词曲赋不计其数,一起来看看吧!
北渡
唐-陆龟蒙
江客柴门枕浪花,鸣机寒橹任呕哑 。
轻舟过去真堪画,惊起鸬鹚一阵斜 。
雨过
宋-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 。
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