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特色美食 武城县美食

武城县美食1

武城县特色美食 武城县美食

文章插图
武城县美食有武城旋饼、三回头汤包、保店驴肉、滕庄羊排、熏枣、李家户蘑菇等 。
1、武城旋饼:选料精良,面要上等,肉要瘦肉,其制作更加讲究,和面要根据四季温度的不同掌握软硬,并反复揉捏,馅有猪肉的、羊肉的、牛肉的,也有鸡蛋的,厚如指,大如盘,色泽褐油亮,外皮油酥焦脆,内馅松软香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愈吃愈香,回味无穷 。
2、三回头汤包:采用各地名吃之长,包子皮用死面制作,需要经过三次贴水,三次贴面,使面皮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需反复摔打,直至面团发白发亮,达到“色白筋柔”的标准;以水活陷,使包子内部充满汤汁,肉馅再经冰箱冷冻,冻陷遇热化为汁水,这正是灌汤包汤汁丰盈、口感浓郁的奥秘所在 。
3、保店驴肉:德州保店产驴,因此当地盛行吃驴肉,时间长了,自成一派,不但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据中医研究,吃驴肉还有利于舒筋活络,打通穴脉的效果 。
4、滕庄羊排:滕庄羊排将羊排洗净,把葱头、香芹、胡萝卜洗净切碎,与羊排放在一起,倒入适量水用大火煮熟捞出,待冷却后剁成12块,抹上少许精盐、辣椒粉拌匀,沾上面粉;备用 。把锅烧热后放入黄油,待熔化时,放入羊排炸至两面上色,趁热食用
5、熏枣:熏枣是用个匀、肉厚、成色好的枣,洗净晒干,用枣木熏制而成 。此吃法既有诱人的清香,又保持原枣的鲜味,香甜适口 。
6、李家户蘑菇:李家户镇位于武城县西南部,东临德商路,南与夏津县接壤,是优质棉种植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去年以来,全乡上下紧紧围绕“工业立县、产业富民、城村统筹、和谐发展”的总体部署,奋力加压、创新实干,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
大河之洲·运河记忆|武城煊饼传承400余年,瓦砾上烙制的美食2采访人员 胡兵 孙文丽
视频加载中...
“经常有周边县市区的食客,来武城就是为了吃一顿煊饼 。”在德州市武城县老城镇的一家小店,门前停放着很多车辆,老王煊饼铺的王书义正坐在炉灶前制作煊饼,让食客们品尝这道传承了400余年的美食 。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城名吃煊饼 。”走进煊饼铺,迎面看到一个牌匾,王书义在旁边烙制煊饼 。房间里,食客们推杯换盏,等着吃刚出炉的煊饼 。
武城县老城镇位于冀鲁两省四县交界处的京杭大运河东畔,是连接武城、夏津、清河、故城四县的交通枢纽 。在大运河悠悠历史中,武城煊饼的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
“大如盘、厚如指、色泽黄亮、皮酥馅嫩,烙制煊饼要不停地翻转,让饼在锅里‘旋’起来 。”王书义说 。今年60岁的王书义,制作煊饼已经30多年了,他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讲述着煊饼的历史 。相传,李自成进北京之时,途经武城,闻香下马,见制饼的师傅将饼在鏊子上不停地旋转,因此赐名“旋饼” 。旋饼又名煊饼、悬饼 。
王书义身后是一堆木柴,旁边的灶台是“一洞两灶” 。“前有平锅不带盖,后锅有盖装砖头 。”王书义说 。烤制时,在“一洞”中填塞木柴作燃料,火要不弱、不爆、不间断 。前面的锅灶是烙制生饼的鏊子,为煊饼定型 。后面的炉灶是铛子,铺上一层瓦砾作支架,可以让煊饼悬在空中烙制,因此,煊饼又称“悬饼” 。
烙制煊饼时,散发出阵阵香味 。王书义不停地在煊饼上刷油,让煊饼达到最佳的口感 。煊饼酥皮的烤制则来自“三光”和“三翻六刷”的说法 。
为使面饼更有嚼劲儿,面要上等,王书义和面时往里面加了两个鸡蛋,面团需要不断揉揣,直至“三光”,即面光、盆光、手光,这样才能烤制出煊饼的酥皮 。在烤制时,需要翻三次面,刷六遍油,这样烤制出的煊饼表皮才最为香脆 。
饼面呈黄褐色的时候,煊饼便出锅了,泛着油光、面皮酥脆、香气扑鼻,而王书义早已被灶火烤得满头大汗 。
【武城县特色美食 武城县美食】2006年,武城煊饼被山东省名吃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山东名小吃”,2007年被德州市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锅煊饼出炉了,王书义又开始烙制下一锅煊饼,炉灶里的柴火越烧越旺,就如同他的心愿,让这门凝结了煊饼师傅们心血的手艺传承下去,不会湮没于时间长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