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伴着狗粮吃掉了

《当昆虫遇见人类文明》,[美]吉尔伯特·沃尔鲍尔 著,[美]詹姆斯·纳迪 绘,黄琪 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版 。
将鸣虫作为宠物的习俗很可能源于中国
将鸣虫作为宠物的习俗很可能源于中国,之后传到了日本 。1928年,徐荫祺写道:“它们悦耳的美妙颤音或‘歌声’……自古吸引着中国人的关注 。人们将蟋蟀像犯人那样囚禁在笼子里,以便随时都可以倾听它们的音乐会 。”伯特霍尔德·劳弗(Berthold Laufer)1927年为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博物馆写的宣传册上说,早在唐朝中国人已开始笼养蟋蟀来享受它们的歌声 。
13世纪早期,宋朝的一位国家官员贾似道写了一部《促织经》(Book of Crickets),直到19世纪仍然非常有用 。劳弗说:“这位作者本身就是一位狂热的蟋蟀爱好者,他将自己熟知的各个种类的蟋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精细的分类,并详尽记录了饲养方法 。”劳弗进一步写道: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颂》早已有过对蟋蟀的赞颂 。
当时的人们喜欢蟋蟀在房屋周围或床下活动时发出的唧唧啾啾的鸣声 。蟋蟀被视为寓意美好的动物,如果炉灶边有很多蟋蟀,就预示着这户人家财运亨通 。秋天蟋蟀的歌声响起时,便意味着纺织工要开始工作了 。
蟋蟀发出的声音……让中国人联想到纺织工手中梭子的咔嗒声 。因此蟋蟀在中国又有一个名字叫“促织”,意思是“敦促织布的人” 。“莎鸡”则是蟋蟀的另一个昵称 。
公元8世纪时,有一本中国的书上说,“宫女”抓来蟋蟀,放在金制的小匣子中,搁于枕边,便可以在夜间听到蟋蟀的叫声 。老百姓用的小匣子则是用竹子或木头做的,其中有些可称得上不折不扣的艺术品 。后来,人们冬天装蟋蟀的匣子是用葫芦以手工制成 。
动画短片《蛐蛐》(1982)剧照 。
这种葫芦是放在陶土模子里强制成形的 。将未来会长出葫芦的花塞进模具中,葫芦会长成模具呈现的各种形状 。为宫里定制的葫芦匣子,其内部的表面刻有精美的浮雕图案 。当时的中国男子不论去哪儿都要在衣服里塞上蟋蟀和葫芦 。劳弗写道:“在路上匆匆而过的男子身上,能听到蟋蟀从温暖安逸的藏身之所传来的厉声鸣叫 。”夏天时,有钱人的腰带上系着雕工精致的核桃壳,里面装着蟋蟀 。
20世纪20年代以及之前很长时间,中国的市场上曾出售蟋蟀 。(最近,伊利诺伊大学昆虫学系的中国研究生王颖[Ying Wang,音译]确定地告诉我,中国现在仍有精美匣子装的鸣虫出售,尤其是螽斯 。)
过去,人们会在家中饲养数百只蟋蟀,有时甚至会专门修建几个房间,在里面放上陶罐,用来在夏季安置蟋蟀 。财力雄厚的“蟋蟀养殖者”雇专家照料自己的“存货” 。在夏季,蟋蟀通常被喂以新鲜的黄瓜、莴苣以及其他绿色蔬菜 。冬季时,人们将蟋蟀养在葫芦中,喂以切碎的栗子和黄豆,而在中国南方,人们喂给蟋蟀的通常是剁碎的鱼、各种昆虫,甚至还喂一点蜂蜜作为“补品” 。
日本人将鸣虫作为宠物饲养已有近千年历史
让我们跟着小泉八云的作品穿越到19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在东京庙会小商贩的摊位之间逛逛 。小贩们售卖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格外漂亮,充满异邦特色 。摊位上摆放着多彩艳丽的玩具、各种妖魔神怪的画片、无数涂着妖怪面孔的透明灯笼……其中“有一个摊位点着灯,看上去像个魔法灯笼,里面堆着一个个小小的木头匣子,从匣子里传来无可比拟的鸣叫声” 。这个摊子卖的正是鸣虫,那些尖细的叫声是蟋蟀和其他鸣虫的混音合唱 。
小泉教授称日本人是“最具优雅和艺术天赋的民族”,以他们的审美情趣来看,“这些昆虫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丝毫不逊于西方文明中的鸫、赤胸朱顶雀、夜莺和金丝雀” 。日本人将鸣虫作为宠物饲养已有近千年历史 。小泉教授从一本叫作《绳文集》的作品中引用了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