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之仪与地主之谊的区别 地主之仪意思( 三 )


饗宴の儀
接下来 , 天皇即位使用过的“高御座”和皇后使用过的“御帐台” , 还拟在12月份开始 , 分别在东京、京都两都市展出 , 以飨广大“皇粉” 。有兴趣的朋友 , 不妨前往一观 , 增加点对日本历史的了解 。
高御座
御帐台
东京皇居
即位礼正殿外观
古代人也吃“火锅”?分餐制原来古已有之3从古至今 , 中国人一直对饮食有着特殊的热爱与追求 。最近 , 在四川博物院举行的“食味人间——饮食文化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从原始烹饪到饮食礼仪 , 从宴乐之欢再到诗意人生 , 一场展览讲述了一个别样的食味人间 。此外 , 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古人如何吃火锅?“分餐制”是古已有之吗?又如何慢慢走向了合餐制?
“清河食官”铜染器 , 有啥用?
这场展览中吸引观众们目光的 , 除了“南宫柳”铜鼎 、东汉庖厨画像砖等颇具代表性的文物 , 还有汉代人用来烤肉的铜烤炉 , 以及能反映古人分餐制的“清河食官”铜染器 。
该铜染器体型并不算大 , 由炉及耳杯两部分组成 。炉侧口沿下刻铭文:“清河食官 , 右般(盘)重六斤十两 。”炉上承耳杯 , 杯侧刻铭文:“清河食官 , 右 , 重一斤十一两 。”
据报道 , “清河食官”铜染器是位于今山东、河北一带的西汉时期清河国的食具 , 也是汉代的一种涮食工具 。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 , 食肉时常以酱、盐等调味品为佐料 , 这些佐料是放在耳杯中的 。
用濡法制作肉食 , 在汉代较常见 。先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 , 然后再蘸调料加味 , 染杯中盛的就是调味的酱汁 。
汉代出土的青铜染器体量都很小 。染器的设计反映了汉代的一种饮食习俗 , 即当时的人们是分餐制 , 宴饮时是一人一炉 , 随涮随吃 , 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 。
历史悠久的“分餐制”
上述铜染器 , 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 也引发了人们对“分餐制”的讨论 。
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分餐制 。此前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从考古视角介绍说 , 分餐制在中国的历史可上溯到史前时代 。
古人分餐进食 , 一般都是席地而坐 , 面前摆着一张低矮小食案 , 案上放着食具 , 一人一案 , 西周时期的贵族们按礼仪分开落座、分开进食 。
“筵席”正是古老分餐制的一个写照 。对设席之法 , 《周礼》有明确记载:“先设者皆言筵 , 后加者为席 。”筵和席都是宴饮时铺在地上的坐具 , 筵长、席短 。
两汉时期 , 分餐制得以继续传承 。考古发现的汉墓壁画及画像石砖等实物和绘画资料 , 就可见古代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分餐制场景 。
《陈书》里讲了一个故事:国子祭酒徐孝克在陪侍陈宣帝宴饮时 , 将摆在面前的肴馔悄悄藏到怀中 , 带回家孝敬老母 。
皇帝知道实情后很感动 , 下令以后御筵上的食物 , 凡是摆在徐孝克面前的 , 他都可以大大方方带回家去 。有观点认为 , 这说明至少在隋唐以前 , 正式的筵宴还维持着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 。
古代:从“会食制”到合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古人的进餐方式悄悄发生了变化 。曾有专家提到 , 高桌大椅的出现和应用 , 是中国古代由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
西晋王朝灭亡以后 , 生活在北方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并先后建立政权 , 使中原地区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及相关礼仪制度受到一次次强烈冲击 。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 , 后来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 , 导致传统席地而坐逐渐被更轻松的垂足坐姿取代 。围桌就餐的形式也慢慢开始普及 。
研究表明 , 至少在唐代中晚期 , 古人已基本抛弃席地而坐 , 最终完成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 也直接影响饮食方式由分餐向会食的转变 。
当然 , 在上述过渡时期还存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围坐在一起 , 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 。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 , 也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